别让抑郁阻碍你学习的步伐

别让抑郁阻碍你学习的步伐

学习能力是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只有经过学习我们才能获得生活的技能。但是很多孩子却是在学习上遇到诸多困难,这并不是说他们能力没有,其实是抑郁症的一种表现形式。

儿童抑郁症的发病率,目前缺乏统一资料,国外有资料报道发病率为0.5~1%,有5~10%的儿童出现过抑郁情绪。这二组数据均明显的低于成人。少年重性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估计为15~20%,提示成年人的抑郁症起病于儿童少年期。儿童抑郁症的发病虽然与遗传因素、生化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但对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更多发病是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一、早期生活经验

一个人早年和儿童时期不良的生活经历会使抑郁症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1.早期情感剥夺和失落,使儿童成年后产生三个问题:

A 很难建立亲密关系;

B 缺乏心理上的安全感;

C 心理防卫机制削弱,导致应激的高敏感性。

2.严酷的生活环境,父母双亲的坏脾气问题经常导致推行不协调型不良家庭教养方式,这对孩子影响巨大。

3.虐待儿童方面的心理影响:被继父母虐待、被坏人绑架或贩卖、被强奸或性虐待,这种心理的情感伤害很深远,常胜于上述因素,而且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不轻易消失。

4.缺乏成长支持,过分指责、低估孩子。

二、心理应激

儿童失去心爱人的人际关系、现实或梦想破灭、出现降低自尊的生活事件(如被当众羞辱)、生病等很轻易出现抑郁。

三、性格缺陷

如被动—攻击性人格、强迫性人格、癔症性人格等。也许会起一定作用,但未被最终证实。儿童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形式:

A 坦途无悦型:面对成功没有喜悦,却有忧伤和痛苦。

B 似病非病型:躯体不适诸多,临床检查正常,类似成人疑病症

C 不良暗示型:自我暗示、环境暗示、他人暗示,遇事总往坏处想。

D 变换环境型:对一些别人都能在学校忍耐的人和事,自己却大为不快,频繁迫切地要求父母为其转学、换班级。

E 反抗父母型:这种反抗父母的行为(甚至在家里对父母动用暴力)常与心理发育特点不协调。也可以品行障碍为突出表现。

F 极端型:常以各种形式、利用多种手段自杀

除了上述几个类型之外,有的儿童内心也想学习,但每当到了学校门口时便不愿进学校,不愿进班级教室,扭头向回走,或坐在课堂幻想一些有一定现实基础却在现实条件下不能办到的事情。我们称这为做“白日梦”(day dreams),或无明显征兆却宣称不想上学了,感到很没意思,很累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儿童十有八九出现了抑郁症症状应及时治疗。

由于儿童还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很多的心理行为异常是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偏异而已,并不是像成人那样不易纠正。所谓“来得快”、“去得也快”,预后好。

多关心一下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吧,给他们多一点的关心,将初期的这种抑郁倾向扼杀在摇篮中,这样更加能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健康。多一点关心就是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给孩子一个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