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都为钱担心或是忧郁症

成天都为钱担心或是忧郁症

总是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如别人,总是觉得自己挣得钱比别人少,生活条件比不上别人,想赚更多的钱又苦于无门,每天都活在抱怨愁苦的情绪中。如果你有这些症状,要当心哦,你可能患上了“钱少忧郁症”。

得了“钱少忧郁症”的人,主观上觉得自己的收入比别人低,生活条件比别人差,于是便产生的一种愁闷抱怨的情绪。自从这个世界有了贫富差距,不论是在乡村还是城市,都会有人患上这种“病症”,或许,你也是其中一员。

解析“钱少忧郁症”

“钱少忧郁症”的“病症”主要表现为:

1. 愁闷

由于经济收入相对不足,消费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这样就产生一种忧虑、郁闷的情绪,总觉得很多事情都令人发愁,整天唉声叹气,认为自己生活艰难,活得很累。

2. 抱怨

认为自己活得比别人差,觉得世界很不公平,所以一谈起经济问题便愤愤不平、抱怨不止,好像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3. 自卑

认为自己事事不如别人,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暴自弃情绪,不愿到公众场合参加公共活动,不愿交往,喜欢幻想等。

心理点评:

这种“病症”虽说名为“钱少忧郁症”,但是钱少,人不一定真的忧郁。世界上也有安贫乐道的穷人,他们不觉得钱少是什么问题;还有承认钱少是个问题,但却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增长财富”上的人,他们也不觉得忧郁。

真正会得“钱少忧郁症”的,其实是那些把钱少当做大问题,并且看法和行为都很消极的人。

为什么缺钱会让人产生消极情绪?钱的多少和自尊心密切相关!

心理学研究发现,金钱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很可能是通过“自我”产生的,特别是与“自尊”的关系密切。理由是,拥有金钱的多少会影响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就是对自己评价更高或更低),而自我评价的高低就影响了一个人的自尊。

那自我评价是受什么影响的呢?有心理学家认为,人有努力使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相一致的本能,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你怎么评价你自己这个人,你就会主动去寻找和你自己的评价一致的、别人的对你的评价,也更容易接受这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