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十种思维误区

抑郁症的十种思维误区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严重的时候可以致命。导致抑郁症的原因也是繁杂不明确的,举凡遗传、神经紊乱、性格和生活境遇等,都会影响甚至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在20世纪70年代,面对严重的抑郁症,当时还缺乏多样有效的治疗措施,以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阿罗·T·贝克为首的情绪研究小组,另辟蹊径,从患者抑郁情绪背后的认知紊乱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并不断完善情绪提升的认知治疗技术,使这一技术风行世界,成为抑郁症心理治疗的重要技术。

认知治疗的基本思路是:“当你抑郁或焦虑时,你是在用一种非逻辑的,消极的方式进行思考,你不可避免地是在以一种自己打击自己的方式在行动。”下面节选的是他们总结的抑郁症认知的十个主要误区,或许我们可以对照借鉴,认识自己,帮助提醒他人。

1、要么一切,要么全无。

这是指你倾向于用一种极端的、黑白分明的范畴来评价你个人。要么一切要么全无的思想其基础是完美主义。它使你恐惧任何错误与不完美,因为那时你会认为自己完全输了,你会感觉自身不足,没有价值。这种评价事物的方法是不现实的,因为生活很少是绝对的非此即彼。比如说,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优秀或绝对的愚蠢。

同样的,也没有人会是绝对的光彩照人或绝对的丑陋。看看你现在所在屋子的地板。它是绝对干净的吗?或者是每一块地方都垃圾成堆吗?还是只是有些干净而已?在宇宙中,绝对肯定是不存在的。如果你总是想用绝对范畴来套自己,你会一直很抑郁,因为你的知觉与现实是不相吻合的。你会一直不信任你自己,因为,不管你做了什么,都永远不会符合你那夸张了的期望。技术上把这种认知错误叫做“两分思想”。你以绝对的黑白来看待每一件事情——灰色地带是不存在的。

2、过度概括。

拒绝之痛几乎全是由于过度概括引起的。当这种事情发生时,一个人遇到的不过是短时的失望,而不应该是严重的烦乱。一位害羞的年轻人鼓足勇气约一个女孩。这位女孩由于有约在先,于是就礼貌地拒绝了。于是这位男孩就对自己说:“我再也不约人了。没有女孩愿意和我约会。我的一生都会孤独而悲惨。”在他扭曲的认知里,他的推论就是,因为她拒绝过他一次,所以她永远都会这么做,而既然所有女人都100%具有相同品位,那么地球上任何一位合格的女士都会反复不断地拒绝他。

3、心灵过滤。

你从任意情景中选择一段消极细节,仔细思考这段细节,你会发觉整个环境都是消极的。比如说,有一位患抑郁症的大学生听到有人在取笑她的好友。她感到很愤怒,因为她想:“人类就是这样——残忍而又无情!”她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此前的日子里,很少有人——如果有的话——对她残酷无情!当你抑郁时,你就戴上了一副透镜特别的有色眼睛,经过它的过滤,什么东西都变得消极。你只让消极的东西进入你的思想意识里。由于你还不了解这一“过滤程序”,所以你得出结论说什么事情都是消极的。术语将这一过程称作“选择性吸收”。这是一种坏习惯,它会让你承担不必要的痛苦。

好文推荐:

夫妻必知的婚后潜规则有什么 >>>

教你化解婚姻危机的三大绝招 >>>

男人“虚”多是受心理影响 >>>

心理揭秘:最易抑郁的职业  >>>

久坐不动的白领更容易抑郁 >>>

盘点80后常见十大心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