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星的自杀事件窥探抑郁

从明星的自杀事件窥探抑郁

与前几日炒得沸沸扬扬的韩星张紫妍自杀事件仅隔5天,另一位韩星李昌龙也用自杀方式结束了自己年仅38岁的生命。网友不禁感叹:难道自杀也传染?与明星自杀连接最紧密的词语无非就是压力、媒体、抑郁症
  
    那么,抑郁症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能够让人抛弃大好的青春年华,最终走上不归路。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近年来,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抑郁症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偏见使患者不愿到精神科就诊。在中国,仅有5%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由于民众缺乏有关抑郁症的知识,对出现抑郁症状者误认为是闹情绪,不能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各大媒体也都在为抑郁症的科学预防作出努力,比方说很多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旨在帮助大众科学认识抑郁症,合理看待自己或者别人的疾病,最终寻求医疗的帮助。

    那么。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什么?

    抑郁症有三大主要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

    患者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有时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并且不爱活动,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

    具备以上典型症状的患者并不多见。很多患者只具备其中的一点或两点,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等,都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有时很难与一般的短时间的心情不好区分开来。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简便的方法:如果上述的不适早晨起来严重,下午或晚上有部分缓解,那么,你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并且,很多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不舒服,却查不出任何器质性原因。这种情况中老年人多见,伴随着身体不舒服出现众多抑郁症状,却往往被一个核心的原因所掩盖。这种抑郁症诊疗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排除器质性疾病。

    抑郁与自杀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抑郁症患者为啥要自杀?

    生活中,人的喜怒哀乐是正常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会在合理的范围内波动,这就是因为人有自我控制调节的能力。这种控制和调节能力是有其物质基础的,那就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传播各类信息的神经递质之间的平衡。如果这种平衡遭到破坏,那么患者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就相应减弱,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心理上会产生怨恨、不满、急躁、厌烦等变化。

    抑郁症患者情绪不好的内心感受与一般人的情绪低落,不仅在时间上有很大的差别,在程度上也有本质的区别。一般人的内心痛苦感受往往持续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的痛苦感受会逐渐减弱乃至最终消失,而抑郁症患者的内心痛苦却与日俱增,愈演愈烈,乃至到达“生不如死”的境地,失去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并且抑郁症患者的悲观绝望感让之很容易被一点压力所困扰,直到寻求自杀的解脱。

    所以说,抑郁症患者要尽可能在病情较轻的阶段检查治疗。

    那么,严重抑郁的自杀行为到底有没有前兆呢?

    除了抑郁症的表现外,自杀的前阶段,患者会表现出想自杀的念头,或者做一些准备工作,这时候身边人不要马虎大意,要做好监测,并尽快精神心理科医生做治疗。

    抑郁症自杀有的“蓄谋已久”,有的却是小事件之后的冲动行为,没有明确先兆,跟患者当时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所以,抑郁症早期治疗非常有必要。

本文为寻医问药网(http://www.xywy.com/)原创专稿,转载请明确注明出处及链接,或完整保留此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