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大多“投错医”
生病了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上医院,看病当然要找最对口的科室。这是看病的两个基本常识,而对心理疾病患者来说,想做到这两项却不容易。近日,一项针对千名人群的精神卫生知晓率调查结果显示,亲友、非精神科医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心理疾病患者的“求医绊脚石”。
八成常人、一半医生不了解精神疾病
近日,上海市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协作组对上海市的两项调查结果显示: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为58.33%;普通人群精神卫生知识的基本知晓率为17.7%;部分知晓为51.2%,较少知晓为31.1%。
“上海这个我国最大的最发达的城市尚且如此,浙江省的情况就更为严峻了”,对于这份并不令人满意的调查结果,浙江省心理专家、浙江医院副院长于恩彦主任医师指出,浙江心理疾病患者得到及时就医的比率也不容乐观。据分析,浙江省约八成的普通人、近一半的综合医院医生并不了解精神疾病。
亲友们有时好心办坏事
亲朋好友的劝慰为什么成为病人的“求医绊脚石”呢?于副院长以抑郁症为例说明:抑郁症病人的自杀风险很高,约有15%-20%的抑郁症病人最终会死于自杀,然而那些不了解精神卫生知识的人们,既不知道抑郁症是什么,更不知道其危险性,所以会把这一严重的自杀问题当成是普通的心理问题,因此采取的措施就是做耐心地劝慰而不会去求助于精神科医生,从而延误治疗。
然而,即使有些病人想到医院就诊,却在医院中“迷失方向”。除了病人不了解病症外,医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例如三成左右的抑郁症患者会去内科求诊,而更为隐秘的“隐匿性抑郁症”患者则是百分之百“投错医”。医学资料显示,抑郁症患者中只有5%到精神科看病,绝大多数都被内科收治。业内人士介绍,造成心理疾病的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一方面是因为医生医务繁忙,医生没有时间了解病人躯体以外的健康状况,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医生对病人的精神状况不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对其疾病的诊治。
要让“求医绊脚石”成为“绿色通道”
心理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例如抑郁症病人最终会死于自杀,只有精神科能系统治疗并使之康复。所以要预防严重后果的出现,亲友、医生这两道“求医绊脚石”就得转变成“绿色通道”。
于副院长指出,亲友要对疾病特别是心理疾病多些了解,发现患者有症状后,不仅要给予病人感情上的支撑,还要及时主动向医生求助。非精神科的医生也该承担起“导医”的责任,当本科室医生对病人主要症状进行治疗却效果不明显、检查不出器质性疾病时,就应当考虑病人是否有心理疾病的可能,并及时邀请精神科医生会诊。
相关文章
-
及时发现抑郁倾向的9个特征抑郁症已经成为侵害人类心理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而且抑郁症正用着独特的“善良之刀”夺去人类的生命。
-
抑郁症食疗方法你知道吗抑郁症食疗有哪些?我们平时的饮食注意营养就行,不要吃的太油腻,对于抑郁症的饮食你们都知道怎么吃吗?我们的心理都要健康的,不
-
大学生早恋容易产生抑郁症早恋容易产生抑郁症吗?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开放,都容易产生早恋的可能,所以我们要注意怎样调理自己的心理健康!不要产生抑郁症的可
-
中年人得了抑郁症怎么办?中年人面对的生活压力更大,所以更容易出现精神抑郁的情况,面对中年人抑郁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治疗
-
抑郁症是什么造成的说到抑郁症的时候相信在生活中也是非常的熟悉,因为这个疾病也是属于心理疾病,在发生的时候也是非常危险的,一般严重的情况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