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寄托转移可导致疑病症

心理寄托转移可导致疑病症

多种因素可导致疑病症,主要来自两大方面,社会心理因素和人格缺陷。本文要分析的是由心理解脱转移导致的人格缺陷因素。

疑病症是什么?

经常可以看到这些特殊的“病人”,他们主诉很多,自感症状很重,但各种检查均正常,药物治疗也不见效果。他们由于身体“症状”的存在而焦虑不安,担心可能存在某种疾病(通常为一些疑难杂症如癌症、传染病等),四处求医,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严重的可导致自杀。其实,这种无病自忧也是病,不过它不是什么躯体疾病,而是一种心理疾病———疑病症。

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主要指患者担心或相信自己有一种或多种严重疾病的“观念”。患者常诉说各种躯体症状,反复就医,即使反复检查都呈阴性,医生做了解释,也无法消除他们对疾病的疑虑。并且常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全国12个地区神经症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显示,疑病症患病率为0.14%.

心理寄托转移可导致疑病症

疑病症的产生有患者的个性因素,也有外界环境因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疑病症往往是对因心理挫折而产生的不安全感的一种转移寄托,是自我因素防御机制作用的结果。现代社会,人们的竞争意识增强了,普遍感到存在着压力。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缺少有效的支持系统和恰当的宣泄方法,这种心理压力就有可能以躯体的症状表现出来而困扰人们。这种心理寄托可产生两方面的缺陷:人格缺陷和自主神经不稳定。

1)人格缺陷:与本病发生有一定联系,如有孤僻,内向,缺乏兴趣爱好,对自己身体过分关注或具有自恋倾向等人格特征,为本病发生提供了重要基础。

2)自主神经不稳定:青春期及更年期是*变化较大的时期,容易出现自主神经不稳定的症状如心悸、发热、血压波动等,对此有些人比较敏感,而产生疑病观念。

以上分析了疑病症的概念和产生疑病症的原因——心理寄托的转移。症状轻微的疑病症患者可通过自我调节或是朋友的开导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如果症状严重得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伴发抑郁症产生自杀的念头,则需要及时加以医治,这方面可连线本站心理医师获得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