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过于亲密 警惕亲密恐惧症作祟
亲密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爱情或者是异性间的情感,而是指的是友情和社交关系。亲密关系恐惧症的最主要的表现特征就是刻意保持距离,不喜欢过于亲密的动作和行为。
案例
角色:女性
上周去烫头,等候的时候翻杂志,看到一篇讲“亲密关系恐惧症”的文章。文中对于这个病态反应发生的原因,做了这样几种分析:第一是害怕受伤害;第二是认为自己不配;第三是害怕失去自我……
我细细地看了这篇文章,因为我本人,就是一个“亲密关系恐惧症”的患者。但我不认为这几条里的任何一条符合我的情况。
我不知道我的确切原因。我不怕受伤害,因为我没那么在乎;我也够自信,甚至有些自大,有人喜欢我我觉得是应该的;我不担心失去自我,我的自我意识太强了以至于我难以真正融入任何氛围。
谈到亲密关系,我总是会想起大学时候周末去舞会跳舞。对每个邀请我做舞伴的人,我都诚惶诚恐地努力配合他,可每一次都会踩他的脚———踩每个人的脚。所有的这些人都带着容忍的微笑跟我说“没事没事”,但这个结果更让我羞愧加恼怒,被邀请简直成了我的噩梦。只有蹦迪我喜欢———我只会自得其乐,不会琴瑟相谐。
从陌生人到朋友,对我一直就不是件难事。但从一般朋友到亲密朋友,只有几个人到达了这一地步,这几个人都是同事,与我在一起相处了十几年、厮混了十几年。而别的人,有许多我真的很想和他们更近一些,但当他们靠到足够近时,我就开始紧张,开始害怕,开始如当年被邀请做舞伴时一样诚惶诚恐,最后都会拔腿逃开。
配合别人是一件巨大的难事,可能打内心里我太想取悦别人了,而这个想法又对我构成了巨大压力,让我无法自处,所以干脆放弃。
当你不得不考虑该怎样让别人愉快的时候,你只得把自己的愉快放在一边,你要想“我这样做合适不合适”,要猜“他对这样是否感到满意”。猜也是我的难题,小时候跟人下棋就因此给过我很大的挫败感,因为我只会考虑自己的布局,完全不顾也猜不出对手下一步、再下一步会怎样。
我是“火星人”,我和地球人是两个物种。我想这也许是我的“亲密关系恐惧症”的唯一原因。
这是一个在建立亲密关系上有一定困难的例子,首先要说明的是,对亲密关系的恐惧是和想建立亲密关系的愿望共存的,正是这种冲突使当事人关注这个问题,如果现实生活没有或很少亲密关系,而自己觉得很好,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按照现代心理动力学的理论,人们总是会根据早期客体关系的体验,寻找在现实生活中符合的人和事。换句话说,当事人难以建立亲密关系很有可能与其早期依恋关系的模式有关,根据研究,依恋关系的模式有三种:
第一种叫安全型关系,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关心、负责。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知道妈妈的负责和亲切,甚至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第二种叫焦虑—矛盾型关系,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婴儿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一分离就大哭。别的大人不易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还害怕陌生环境。
第三种叫回避型关系。这种关系中的妈妈对孩子也不很负责,孩子则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母亲回来也不特别高兴。
值得注意的是,依恋关系中的“妈妈”指的是个体早期的重要关系人,不总是代表真正的妈妈,另外,依恋关系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也存在不少的混合型。
对照上面的理论和案例中的情况,当事人可能是焦虑—矛盾型和回避型之间的依恋关系。
亲密关系恐惧症主要是社交上的问题,表现就是不喜欢过于亲密的动作,刻意跟他人保持距离。这种病症首先就是要从心理上有一个不一样的观念和认识。
-
恐惧症原因有哪些?了解恐惧症的原因恐惧症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身体素质差也是导致恐惧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生理因素是诱发恐惧症的常见因素,大家要注意恐惧症
-
如何预防恐惧症?从生活习惯开始生活中大家要注意恐惧症的预防,不要对自己有太高的要求,不要刻意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预防恐惧症要及时克服恐惧的心理,及时缓
-
恐惧症有哪些表现?深入了解恐惧症生活中很多人对于恐惧症不了解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恐惧症会导致患者产生恐惧的心理,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异常出汗的现象,
-
患了社交恐惧怎么办 尝试心理暗示法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时候得了社交恐惧症的症状,也是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大的疾病的困扰的,那么在得了社交恐惧症的时候,我们应
-
心理恐惧怎么办恐惧症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感觉心里特别的害怕,有时候做事情的时候总是心碰碰的跳之类的,那么这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