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过度可是病 正确认识是首要

恐惧过度可是病 正确认识是首要

在生活中,其实我们当中很多人都有恐惧的问题,只是恐惧的程度不同,有轻有重,我们在这里想提醒大家,常发生过度的恐惧是一种心理疾病,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应对恐惧我们需要先来了解它。

恐惧过度也是病

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的门诊,来了一位不敢面对异性的小伙子李安。李安从小就是乖孩子,大学毕业后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周围许多姑娘都向他暗送秋波,可是他却视若无睹。直到他28岁,一位老友受其父母之托为他约了一位条件不错的姑娘见面,他在百般推脱后赴了约。一见到姑娘,李安突然产生了一种英名的恐惧感,并且心慌、头晕、发抖,更失去了往日风趣的谈吐,还没有说上几句话就借口有事仓皇走了。事后,李安对自己的反应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后经朋友建议来到了医院,这才得知自己患了社交恐惧症。在他的概念里只有那些无法在公共场合发言的人才是社交恐惧症,自己目前是单位里炙手可热的项目负责人,怎么会患如此怪病?

其实社交恐惧症远非李安理解的那么简单。在日 常生活中,有的人害怕老鼠、蜘蛛,有的人害怕与人交往,有的人害怕雷电、登高,所有这些都是恐惧的表现。一般来说,恐惧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是一种自我防卫、回避危险、保证安全的心理防卫功能。但如果恐惧反应异常强烈,持续过久,影响到生活、工作、学习,就应考虑到恐惧症的可能性了。

探究恐惧症

恐惧症或恐怖症,又称恐怖性神经症,它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是指对某种特定处境,特定事物或与人交往时所产生的强烈的恐惧感或紧张不安,从而不得不采取回避行为的一种心理障碍。患者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如胆小、害羞、内向、不合群、被动、依赖性强,病前往往有一定的精神刺激作为发病的诱发因素。在国内的心理咨询门诊中(包括书面咨询),恐惧症患者占4.5%—1 5.2%,女性较男性多约2倍,发病年龄以io多岁为最多见,动物恐惧则多发生于儿童。

诱因

精神动力学派认为,恐惧症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焦虑的象征作用和取代作用.有人通过病史回顾发现,部分病人童年期母子关系不良,母亲对其表现过度保护、溺爱。病前个性多为神经质。依赖、缺乏自信心。

表现

病人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明知不存在真实危险,却产生异常强烈的恐惧反应,引起焦虑发作,出现呼吸急促,恶心、出汗,无力、震颤、心悸,脉搏加快、血压上升、眩晕,甚至晕厥等自主神经症状。病人常以回避所恐惧的对象或处境而达到解除情绪反应,但由于有自知力,所以会对这种障碍产生苦恼。该症的特点是:对正常人来说并不具有威胁、不值得恐惧的对象或处境产生恐惧。在将要接触恐惧对象或处境之前有担忧,并回避恐惧的对象或处境。

恐惧症的表现多种多样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社交恐惧症造成了患者身心两方面的极大痛苦,病人常常因此自责,觉得是自己没出息,上不了场面,或者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看医生而默默地忍受着痛苦的煎熬,不少患者继而引发抑抑郁情绪,甚至有人产生轻生念头。

1.社交恐惧——

指病人面对着另一个人时发生的恐惧

主要表现为害怕处于众目睽睽的场合被大家所注视,或害怕自己当众出丑,使之处于难堪或窘困的地步,或害怕当众进食,害怕当众写字时控制不住手发抖,或在社交场合结结巴巴不能作管。①害怕见人, 一旦被别人看到随即惴惴不安,满脸通红者,称赤面恐惧症,②害怕与别人对视,或自认为眼睛的余光在窥视别人,因而惶恐不安者,称对视恐惧症,⑦害怕在公共场所遇见陌生人或熟悉的人者,称对人恐惧症,男性害怕与女性相遇者,称女人恐惧症,女性害怕与男性相遇者,称男人恐惧症。上面案例里的李安就是典型的女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是神经官能症中恐惧症的一种。患者出现回避的行为,虽然知道恐惧过分,不台理,不必要'但是自己无法控制,社交恐惧症并非是~种罕见的疾病。它造成了患者身心两方面的极大痛苦,病人常常因此自责,觉得是自己没出患,上不了场面,或者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看医生而默默地忍受着痛苦的煎熬,不少患者继而引发抑郁情绪,甚至有些人产生轻生念头。社交恐惧症患者恐怖的对象五花八门,除了像李安那榉对异性产生恐惧外,还会对其他人际接触如对某位领导,对父母,对老师产生恐惧,或对一些社交场合如公共汽车,电影院,商店产生强烈的恐惧,因而使工作生活学习受到影响。

社交恐惧症常起病于少年或成年早期,通常为逐渐起病,也有在一次羞辱的社交经历之后急性起病者。70%的社交恐惧症患者为女性。一般病程缓慢,约半数患者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功能障碍。起病较迟,教育程度较高,无其他精神障碍者预后较好。

2. 动物恐惧——

通常是对单一动物发生

如害怕蜘蛛、昆虫、老鼠、狗.猫等。多见于儿童,可随着年长而减轻或消退,部分病人也可持续到成人。有人把这种对单一物件发生恐惧的称为单一恐惧。动物恐惧在成年女性中也比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