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危险”是想出来的

恐惧症,“危险”是想出来的

社交恐惧症又名社交焦虑症,俗称见人恐怖症,是恐怖症中常见的一种,约占恐怖症病人的一半。社交恐惧症是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

社交恐惧症仅次于抑郁症和焦虑症,成为当今第三大心理问题。

【心理案例】

玉环的小樱同学(化名)QQ上留言:前年,父母离婚后,我被判给母亲,母亲忙于服装生意,很少照顾关心我,更多的时间,我和外婆一起住。看到同学的父母下雨天都会来学校接送,而我孤单单的很可怜,很没有安全感,也很恐慌。我变得越来越自卑,越来越不愿意和同学交往。有时候,老师要我们做游戏,我都不愿意和他们合作。这一年来,我越来越孤僻,越来越不喜欢和人交往,看到陌生人会紧张,会脸红,会口干,会辞不达意,有时候巴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妈妈批评我,同学们也对我指指点点,一想起这些,晚上我就睡不着,我跟妈妈说要退学,我讨厌见到别人。

【咨询师分析】

无疑,父母婚变给小樱留下了心灵阴影。她变得恐慌,变得不自信,甚至不愿意与他人接触。准确地说,小樱害怕自己成为别人注意的中心,这属于一般的社交恐惧症。而社交恐惧症最明显的躯体症状是:口干、出汗、心跳剧烈、脸红,有时候会有轻微的颤抖,严重的话会呼吸急促、手脚冰凉,甚至进入惊恐状态。

【咨询师处方】

2000年,美国著名精神病学教授戴维西汉说,社交恐惧症的发病是因为*内一种叫“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失调所致。这种物质负责向大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这种物质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人们的恐惧情绪。

社交恐惧症的求助者,一般自尊心比较强,性格不同程度地受到压制,思维方式也不正确,比如担心和别人交往会被别人看出某些缺点,从而回避与人接触。社交恐惧症的求助者,通常对群体的看法比较负面,除了几个亲近的人之外,他们很难和外界沟通。

其实,病况较轻的求助者,只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咨询师会为求助者做心理建设,并在咨询过程中了解求助者产生社交恐惧症的主要原因,从症结点加以引导,帮求助者建立起信心。若是病情严重,就要配合药物治疗。

一般来说,治疗社交恐惧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催眠疗法、强迫疗法、情景治疗、认知疗法、药物疗法、物理疗法。

不过,针对一般的社交恐怖症求助者,咨询师建议采用自疗方法:

第一,提高自信心。一天当中,经常告诫自己“我是最棒的!我是最好的自己!”不要轻易地否定自己,而是时刻自我鼓励和鞭策。

第二,对自己不要过于严苛。做任何事情只要尽力就好,即使不成功也没什么,不要因此自责或是自暴自弃,能做到什么程度就接受什么程度,过于追求完美会导致内心的极度疲乏和厌倦。

第三,忘掉不愉快的记忆。谁都会有不愉快的经历,既然已成为过去,就让它好好过去。着眼于当前,没有任何事情比拥有现在来得更真实,更值得关注。

第四,找个值得信赖的朋友。遇到烦恼的时候,找朋友诉说,哪怕这个朋友不能给你建设性的建议,最起码你把心里的垃圾倒掉了,内心会轻松些。

第五,到人多的地方。在人流中感受那种嘈杂的感觉,或许你会因此而烦躁,逼着自己尝试几次,你会在人群中慢慢适应,如果投之以微笑,更为理想。

第六,一天时间下来后,看自己的行为有没有稍微好转,如果没有,继续实施自我疗法;如果有进展,建议给自己新的问题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