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休闲 > 心理测试

想要美好生活你必须知道这些

想要美好生活你必须知道这些

生活是蕴含着非常多的道理的,如果你不对生活进行研究,就永远也不能掌握它。

生活的意义是在生命开始时的四五年间获得的,获得的方法不是经由精确的数学计算,而是在黑暗中摸索,象瞎子摸象般地对整体感到茫然,只凭感觉捕捉到一点暗示后,即做出自己的解释。

优越感的目标也同样是在摸索和绘测中固定下来的,它是生活的奋斗,是动态的趋向,而不是绘于航海图上的一个静止点。没有哪一个人对他的优越感目标清楚得能够将之完整无缺地描述出来。他也许知道他的职业目标,但这只不过是他努力追求的一小部分而已。即使目标已经被具体化,抵达目标的途径也是千变万化的。

例如,有一个人立志要做医生,然而,立志要成为医生也意味着许多不同的事情。他不仅希望成为科学或病理学的专家,他还要在他的活动中,表现出他对自己和对别人的特殊程度的兴趣。

我们能够看到,他训练自己去帮助他的同类到何种程度,以及他限制住他的帮忙到何种程度。他把他的这种目标作为补偿其特殊自卑感的方法,而我们也必须能够从他在职业中或在其他处的表现,猜测出他所想补偿的自卑感。

例如,我们经常发现:医生在儿童时期大多很早便认识了死亡的真面目,而死亡又是给予他们最深刻印象的人类不安全的一面。也许是兄弟或父母死掉了。他们以后学习的发展方向,便在于为他们自己或为别人找出更安全、更能抵抗死亡的方法。

另一个人也许把立志做教师当作他的具体目标,但是我们也很清楚,教师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如果一个老教师的社会地位感觉很低,他以当教师作为优越感目标的目的,可能就是想统治较低下的人,他可能只有和比他弱小或比他缺乏经验的人相处时,才会觉得安全。

有高度社会地位感觉的教师会以平等心态对待他的学生,他真正是想对人类的福利有一番贡献。在这里,我们还要特别提起的是:教师之间不仅能力和兴趣的差异非常大,他们的目标对他们的外在表现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当目标被具体化之后,个人即会节减并限制其潜能,以适应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