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休闲 > 心理测试

何为趋合心理与蔡戈尼效应

何为趋合心理与蔡戈尼效应

倘若信才写了一半,圆珠笔突然写不显了,你是随手拿起另一支笔继续写下去还是四处找一支颜色相同的笔,在寻找时思路又转到别的方面去了,而丢下没的信不理?或者,你是否被一本间谍小说迷住了,哪怕明天早上有一个重要会议,也要读到凌晨4点仍不释卷?

趋合原理和蔡戈尼效应心理学家说,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内驱力。可是,这种内驱力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喜欢拖延,有人非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

请试画一个圆圈,在最后留下一个小缺口,现在请你再看它一眼,你的心思会倾向于要把这个圆完成。据心理学家的解释,这种“趋合”心理作用,是“如果起初不完美,到最后不免要导致完美的神经模式”的张力。

关于趋合心理,曾有过这样一段佳话:一位爱睡懒觉的大作曲家的妻子为使丈夫起床,便在钢琴上弹出一组乐句的头三个和弦。作曲家听了之后,辗转反侧,终于不得不爬起来,弹完最后一个和弦。趋合心理逼使他在钢琴上完成他在脑中早已完成的乐句。

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作了这样一个试验:她让138个儿童做一连串的工作,要求其中一半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完,另一半则在中途亭止。一小时后,她测试那些儿童,发现有110人对未做完的工作比对已完成的工作记得更清楚。其结论是: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心态叫蔡戈尼效应。

你应该强化自己的意志对大多数人来说,趋合心理和蔡戈尼效应的组合是流畅、和谐地发挥作用的。

可是,有些人会走向两个极端:不是慢腾腾地永远不能完成一件工作,就是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这些人都需要调整他们的完成内驱力。

由于害怕完成,因而做事拖沓,永远不能把工作做完的人,其特点是家里尽是做了一半的事情。他们也曾一再试图自修,但结果都半途而废。他们可能不大经得起挫折失败,所怀的期望不合实际,又不能为了未来的收获而多吃眼前之苦。因此,他们轻率地摒弃了自己的完成内驱力,他们可能由于不能立即升任高级主管而灰心。以致放弃大好机会去另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