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症”频发源于心理压力大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多见于比较孤僻、自卑、相对缺乏自信的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心理不适应状况出现增多趋势,特别易发于白领人群。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手机,无意识中手机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在来电数量突然减少或手机丢失情况下,通常会出现相关症状。
【案例】石小姐是一家文化公司的企宣,由于工作的性质需要和外界频繁联系,手机便成为她形影不离的得力“助手”,使用手机的频率也远远高于他人。由于工作业绩突出,石小姐被提升至管理岗位去从事行政工作。工作性质的转变使得接入电话骤然减少,一向对工作热情很高的石小姐开始感到十分焦虑,郁郁寡欢,情绪低落,时不时地掏出电话来看是否有未接电话,还经常把别人的电话铃当成是自己的手机在响,甚至连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
压力过大是“手机依赖症”的主因
究竟是什么让石小姐的情绪变化如此之大?专家认为,石小姐的表现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解释说,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快,这些原因使得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手机无形中在这些人的心里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旦手机没电或来电频率突然降低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
性格内向更易得“手机依赖症”
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手机人数最多的国家。特别是追求时尚的白领阶层往往是频繁更换手机或一人多部手机,是对手机最为关注的人群。加之工作压力大,对手机的依赖性也相对较大,这种心理的不适应状况在白领人群中的发生率也出现了增多的趋势。此外,一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人是感染“手机依赖症”的高发人群。这些人往往交际圈小,朋友少,想与外界联系又不积极主动,只能借助于手机来排解孤独感和证明自己的存在。还有一些人通过频繁接电话来向别人显示自己工作繁忙,以此证明自己在社会上的重要性,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手机依赖症”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过多地利用手机进行沟通,如:明明走几步就可到达的地方,却非要通过手机进行联系;在等人的时候总是频繁打手机问对方身在何处,如果不打就焦急难耐。“手机依赖症”严重的人还会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
-
测试|你的心理年龄是多大关于这个心理年龄,大家相信也是非常熟悉的,有的人到了80岁确实有一颗孩子的心,但是有的人到了18岁却是有的比大人还要成熟的,
-
心理测验:你会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吗?这辈子你会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吗?你的婚姻会由你自己做得了主吗?有多少人,关于自己婚姻、爱情的选择,有着太多的无奈跟不舍。你
-
心理测试:你的人生会走什么样的路线?所谓性格决定命运,究竟你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人生轨迹呢?不一样的性格基因,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生命路线,你平日的行为模式也无
-
心理测试:你的爱情直觉灵不灵?在感情的世界里,你和你的另一半是否拥有灵感默契呢?是否能够做到心有灵犀一点就通呢?有了灵感,你就能敏锐地察觉对方是否真心
-
测试你是否自恋过了头?平常你是一个容易自恋的人吗?或许你会说,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自恋的,谁不爱自己呢?那么,你是否自恋过了头了呢?今天跟小编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