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地震 摆脱地震心理阴影
一般当地震过去以后,可能人的心理就会出现一些景深,或者是心理恐惧,那么当出现这些恐惧的时候,心情就会越来越烦躁,严重的也会诱发头疼,心脏病,一些疾病的发生,所以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怎么样很好的去摆脱地震,还有一些心理阴影的方面的。
专家称地震后"心理疾病"的患者有三种。一是过去患有某种病,治好了,这次地震致使精神紧张、心情恐惧又诱发了旧病;二是年迈体弱,各种生理机能衰退,地震致使精神紧张、心情恐惧,由此又致使内分泌失调或某些生理机能更加衰退,诱发了头晕、头疼、心脏病等;三是纯粹因地震致使精神紧张、心情恐惧,加上余震不断,产生条件反射,余震一发生便更加恐慌不安,心情烦躁。
回顾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其造成的心理创伤对受害者产生了持久性应激效应,长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有人震亡和无亲人震亡者的心理感受不同。震后余生的人出现了一些创伤后应激性障碍,他们中患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症的比例高于正常的流调数据,有的高于正常值3到5倍。很多人失眠多梦、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每到“7·28”便会触景伤情等,那些经历了地震创伤的人群患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比例也高于正常人群。
一个患者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3个孩子。每次看到和她家遇难孩子年龄相仿的小孩,她都止不住悲痛,很长一段时间内郁郁寡欢。在家里即使是大白天也要挂上窗帘,不挂窗帘就会出现震亡的小孩要从窗子进来的幻觉。每当与人谈起过去的经历,她都要失声痛哭。
另一个患者在唐山大地震中被困废墟4小时,救援人员及时赶到,使他安然脱险,从此心中留下了阴影。一次他到外地出差,住处忽然停电,黑暗中,他顿时感觉呼吸窘迫,巨大的恐惧袭来,如同又被埋在了废墟下。以后这种幻象逐渐加重,恐惧如影随形,他不能再呆在封闭的环境里,到哪儿都要把门打开。
中国心理健康协会的教授肖水源认为,“灾难会在人身上造成严重心理创伤,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折磨一生,改变病人的性格,甚至导致极端行为如自杀和暴力。”
什么是危机心理干预?
心理学领域中,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在海啸期间,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并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为了进行有效的危机心理干预,必须了解人们在危机状态下有哪些心理需要。在海啸期间,人们会更关心个人基本的生存问题,如环境是否安全、健康是否有保障等;会担心自己及所关心的人(如父母、亲戚、子女、朋友、老师);会表现惊慌、无助、逃避、退化、恐惧等行为;想吐露自己对海啸突发事件的内心感受;渴望生活能够尽快安定,恢复到正常状态;希望得到他人情感的理解与支持等。这些心理需要为危机心理干预提供了依据。
怎样进行心理危机心理干预?
危机干预的时间一般在危机发生后的数个小时、数天,或是数星期。危机干预工作者一般必须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等。海啸期间,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范围很广泛,既包括身体有创伤的人,又包括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一线医护人员、应急服务人员、志愿人员,他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外,不愿公开就医的人和有担心恐惧的普通大众也需要心理上的援助。危机干预的方法有多种形式。危机心理咨询与传统心理咨询不同,危机心理发展有特殊的规律,需要使用立即性、灵活性、方便性、短期性的咨询策略来协助人们适应与度过危机,尽快恢复正常功能。心理支持性团体在危机干预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都了解了,所以大家在平时一定要保持有一个良好的心情和心态,尽量的不要出现焦虑,如果长时间睡眠不好,那么肯定也会出现其他疾病的发生,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心情良好。
-
除了抑郁症,还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碍应该怎么办性心理障碍是一个严重的困扰着许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问题,并且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严重的影响到夫妻感情,给自己的
-
导致儿童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碍在许多的儿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会发病,并且有许多的孩子在遭受着这种疾病的严重困扰和影响,大家要注意了解儿童睡
-
这3类人最容易“春节心理恐慌”现代生活中,人们压力普遍较大,学生党的压力来自于学业、考试,上班族的压力来自于绩效、工作……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压力,压力
-
长期焦虑,当心大病来袭现代生活中,人们压力普遍较大,学生党的压力来自于学业、考试,上班族的压力来自于绩效、工作……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压力,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