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心理常识

孩子的占有欲是一种正常的心理

孩子的占有欲是一种正常的心理

每当我们在和自己的小孩子相处的时候,我发现如果你想碰他的东西,或者叫他分享食物给其他小朋友,他就会发出强烈的抗议。这就是小孩子的占有欲,他们自己的东西从不喜欢分享。小孩子的这种占有欲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只要适当引导就可消除。依旧还是一个可爱的宝宝。

宝宝到了三岁时候,就会产生明显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只知道从自己出发,不懂的还有别人,因此而导致了独占的行为。这与自私自利有本质的区别,父母在遇到宝宝独占或者抢别人玩具时,不应一味责骂,而应该给予说服教育。

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可让孩子多和同伴交往,教育孩子吃的东西要分给别人吃,玩的东西要和别人一起玩。孩子在交往、玩耍时,爸爸妈妈最好让他和较大的孩子在一起,这样,不仅较大的孩子可以适当带领、照顾他,而且可以制止孩子的“独占”、“掠夺”行为,因为大一点的孩子有一定的自卫能力,而小一点的孩子则往往能服从较大的孩子。

总之,孩子的“占有欲”是孩子成长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通过教育,“以我为中心”的意识逐渐淡薄,这种“占有欲”会逐渐地减少或消失。当然,对于那些“占有欲”特别强的孩子,父母应认真分析原因,寻找教育对策,给以适当的惩罚,并注意家长自身的言行,给孩子起表率作用。

交换玩具或食物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还可以防止孩子独霸和占有欲的产生。如孩子要别人的玩具,就让孩子自己拿着玩具用商量的口吻,友好的态度和小朋友交换着玩,使双方都受益。

我们大人要知道宝宝的占有欲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如果父母引导正确,孩子的强烈占有欲就会减少。但是,如果父母没有给孩子引导,甚至纵容孩子的占有欲,那么,宝宝的占有欲会越来越强,不懂的分享,这不利于成长。为了孩子的健康还是需要教育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