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心理常识

费力不讨好你还在坚持吗

费力不讨好你还在坚持吗

费力不讨好你还在坚持吗,这个世界上还是好心人多,但往往好心却做无用功。生活中,身边总会有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人,为了帮助他人而做出一些令人讨厌的事情来。从心理健康方面分析,这是什么原因呢?

费力不讨的“老好人”,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不论好事、坏事,都表现出讲好话、一团和气状态的人。“我们常误以为‘老好人’的心理是心太软、不懂拒绝。但事实上,这种性格是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共同影响下造就的人格特征。”中科博爱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傅春胜说,一方面,他们深受“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观念影响,凡事以保护自己为第一要义,待人接物都不会投入太深;另一方面,当下很多80后、90后,从小被家庭安排着长大,缺乏主见,很难形成自我见解。因此,老好人心理是内心缺乏安全感和缺少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与人为善并没有错,但如果一味迎合、取悦他人,未必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理解,还容易让别人看轻自己。首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平等与互动,一味应付、顺从、没有主见,别人与之交流就会感到乏味、无趣,久而久之,话就越来越少;其次,无论是上下级还是朋友间,信任来源于思想与建议的碰撞,当老好人逃避话题、隐藏自身想法时,也在无形中给他人带来了压力。这种“好”实质上是对拒绝、冲突、批评等消极情感的畏惧,为避免他人敌意而刻意逃避的自卑行为。如果任由此发展,会对自身人际关系造成巨大影响,甚至导致抑郁、焦虑。

老好人其实费力不讨,面对他人的请求,总是不愿意去拒绝。进一步分析,这些老好人其实都缺乏一定安全感,缺少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与人为善的确值得称赞,但一味迎合或者是取悦别人有些不太合适。受伤的总是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