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心理常识

安分守己好吗?人不能过于安分

安分守己好吗?人不能过于安分

你是一个比较老实的人吗?很多人有这样的心理常识,认为安分守己就是好的,其实在现代的社会里安分守己的人并不是很好,在职场里就更加不受青睐来了,不过你要弄清楚这里讲的安分守己与你理解安分守己是否一样哦。不要误解了其中的道理。

首先,他们已经适应了逆来顺受,而不是去改变。他们适应了随大流不犯大错,而不懂得独立作判断,独立选择。比如考研,为什么考研?因为这样稳呗!这是什么稳?不是安稳,是这样不会出大问题。中国人有种很恶劣的文化心理,就是求同心理,跟大多数人一样,应该是安分守己的。

其次,他们大多数已经丧失了创造力。改变是要创造力的,没创造力的人没自信,所以求稳,但求无过。这是弱者的想法。强者,藐视过失。在这点上我很欣赏韩寒,如果他当初真的接受了某大学的录取,或者继续读书,那么现在的他,至多是一介文人。然而,这个退学的大错他犯下了,这个天下之大不韪他冒了,所以他现在得以保持这般本色。

最后,中国的孩子缺少分辨规则的能力。只要是规则,条件反射是遵守。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区别在于,成功的人懂得去分辨真规则和假规则。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大学里逃课,多数人是不敢的。为什么?点名啊,规则摆在这里,不去点名会被扣分。其实这是一个假规则,点名,是大学体制对付不认真学习混日子学生的一种手段。换言之,有学习目的的学生,不是大学点名体制的目标人群。大学里的真规则是实现自身的价值提升。分辨出真假规则的人,自然懂得怎么去选择自己的行为。

中国的孩子会有一颗很爱国的心?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长大怎么样,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的中国孩子,同样会保留一样的文化秉性,求同心理,缺乏开拓精神,缺乏激情。安分守己时好时坏,要把握住一定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