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心理常识

国人为什么总看重面子的问题

国人为什么总看重面子的问题

在我国,我们能发现,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们往往都很看重自己的面子。甚至可以看到一些朋友们为了面子可以拼命,大家知道,为什么我国人民会把面子看的这么重吗?

“面子”的原意为物体的正面、表面、外表等,后引申为脸面,通常被理解为名誉、声誉、威望、商誉、信誉等。中国人的面子和几千年来重乡土和血缘的情结有关。“给个面子吧!”这是不少中国人经常说的话。吃饭的档次要有面子,孩子的成绩要能撑面子,自己的工作要给爸妈长面子。中国人对面子的“爱”,上至达官显贵,下至普通百姓,几千年来“坚贞不渝”。

了解中国,始于“面子”

几千年来,中国人都对面子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秦国为显示国力昌盛,在临潼建了斗宝台,与其他17个国家的奇珍异宝一争高下。到了隋朝,因为爱面子,隋炀帝命人用丝绸裹树,并且免费请外国人吃饭。到了近代,慈禧为了自己的六十大寿有排场、够隆重,大肆挥霍北洋水师的军费。到了现代,中国人对面子的热情也是丝毫未减。《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93%的受访者好面子。

从心理学角度看,爱面子是正常行为,但国人却赋予面子很多特殊意义,将其看得过重。比如,有人送礼只看包装,不重内容,导致天价月饼一度盛行;工资不高却要讲潮流,花一个月工资买高档手机,结果天天吃泡面;不讲内涵只看品牌,看到包装上写着“英国皇家”、“巴黎时尚”字样,无论多少钱都要买,似乎这样就能跻身贵族行列。

这种对面子的极度渴求也让外国人难以理解。许多留学生在欧美名校课堂上三缄其口,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不问,还装出懂了的样子,生怕被人耻笑,丢了面子。在华生活半个多世纪的美国传教士亚瑟·史密斯也曾指出,要认识中国人,必须从“面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