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人类越来越孤独的原因之一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出现孤单的时候,没有人喜欢这种感觉,而从大的方面来看,我们整个社会好象都在走向孤单,是什么让我们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到孤单?城市化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从社会学意义上讲,人害怕孤单,人需要沟通,有沟通才有理解,相互的理解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从前有一个国王,长着一对驴耳朵,每次理发后就把理发师杀掉。到最后只有一个小学徒了,国王为了以后还有人给他理发,没有杀小学徒,但告诉他一旦泄露秘密,就把他杀掉。小学徒向国王发誓,一定要保守秘密。当小学徒忍耐了相当长的时间后,他觉得再忍下去实在是痛苦难当。可是,如果不遵守誓言的话,就有被杀头的危险。他觉得实在忍不住了。为了摆脱这一痛苦,他在地上挖了一个洞,然后对着地洞大声喊了好几遍“皇帝长的是驴耳朵”。第二年春天,满山长出的芦苇,被风一吹,声音都是“国王长着驴耳朵”。
这个故事,再听一遍一定不觉得怎样,也许会想:有什么心事是必须有形表达的呢?但是有时候事情就是那么微妙,渐渐地就会发现有些心事是一定需要有诉求对象的,在心里默背上一百遍也抵不上诉诸某种形式地表达一遍。 从生物学意义上讲,人是群居动物,所以整个世界越来越城市化,这是符合人类本性发展需要的。
从心理学意义上讲,人都需要安全感,离群索居会让人感觉害怕。
从社会学意义上讲,人害怕孤单,人需要沟通,有沟通才有理解,相互的理解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在谈论情感的话题时,人们常常感到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少了一份温情与暖意,大都市尤为如此。
物质文明拓展了人们的活动空间,拉近了人们的物理距离,在我们的生活方式因为物质条件而改变的时候,心理的距离却疏离了。
对生活方式影响最大的是所谓“城市化”。如果你有过都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经历,又或者把过往小城镇的生活与现在大都市的生活比较,你会有很强烈的对比。物质生活方式改变了我们的人际交往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方式。
城市化让“家”的感觉淡化了
伴随着城市化的是规模广泛的频繁迁徙,而这种迁徙却影响着人们对“家”的感觉。或许这种感觉并不在我们的“上意识”里,而在“下意识”中。
国人的乡土观念是很强的,迁徙或者是比迁徙更不稳定的所谓“漂”(不定居,到处寻找发展机遇),让很多人寻不到“家”的感觉。 当周遭的一切让人觉得都陌生,都把握不了的时候,会感到势单力薄的“无助”,潜意识中首先出现的是强烈的“自保”。传媒常常报道一些“冷血情景”——警察独斗顽凶,学生勇抓窃贼,行乞者困病路边,路人却作“看客”状,没有伸出援助之手。我想,“冷漠”与“麻木”除了在道德价值层面上的问题以外,是否有着心理层面的原因呢?我总觉得,如果在一个村庄,看见治保主任抓贼,一定会有人“伸脚拦贼”,谁家大爷摔倒路边,一定有人“出手相助”。
这种不假思索的一呼百应、腾身而起为什么在大都市消失了呢?如果说是“大都市道德沦丧”,恐怕没有人会举手同意。我们说乡间总可以见到“民风淳朴”,民风淳朴背后是什么?我觉得有心理的因素,他们不会“陌生”、“无助”,他们“把握得了”,所以毫不犹疑,挺身而出,担当道义,救人危急。
当周遭的一切让人觉得不属于自己,与自己无关的时候,就会产生“失责任心理”、“失人格表现”。记得最近听到一种分析,说大都市的市容混乱就是因为大都市的人群缺乏归属感。我觉得这样的分析不无道理,即使不是主要原因,也是重要原因。这个地方不是他的家园,只是一个追梦的地方、一个冒险的乐园、一个获取资源的地方。你一定会发觉现时很流行的口号——“xx是我家,卫生靠大家”、“xx是我家,治安靠大家”,这就是大都市对家园感觉的呼唤。不是说卖什么吆喝什么吗,我想,有时你可以反逻辑地推断,吆喝什么缺什么。
城市化使“沟通”隔阂了
都市充满了五光十色,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人们终日奔波,烦恼当然并不见得就少,自然需要倾诉与排解。亲人却或许还在应酬、朋友却也许远在天边,邻居?可能是另一个陌生的漂泊者。偌大的都市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地方,茫茫人海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通讯工具让人们联系更为方便了,但是手里一大串的电话号码不是“同事加竞争对手”就是“商业伙伴加角逐劲敌”。
一个在商界打拼的朋友,住在一个高级会所。用他的话说,邻里间,说不清谁在全国有业务,谁把飞机当巴士坐,赶集也要出趟国。职场上,任何东西都可能成为你的死穴,同僚只可以饮酒唱歌。整天穿着躯壳,戴着面具去竞争。知道深浅的是谁?远在美国的中学同学!所以每逢有什么心事,只有拿着越洋电话,坐在优雅的落地灯前悄声倾谈。于是,安全放心,亲密无间。
-
除了抑郁症,还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碍应该怎么办性心理障碍是一个严重的困扰着许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问题,并且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严重的影响到夫妻感情,给自己的
-
导致儿童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碍在许多的儿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会发病,并且有许多的孩子在遭受着这种疾病的严重困扰和影响,大家要注意了解儿童睡
-
这3类人最容易“春节心理恐慌”现代生活中,人们压力普遍较大,学生党的压力来自于学业、考试,上班族的压力来自于绩效、工作……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压力,压力
-
长期焦虑,当心大病来袭现代生活中,人们压力普遍较大,学生党的压力来自于学业、考试,上班族的压力来自于绩效、工作……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压力,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