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心理常识

揭秘“后BT时代”的替代效应

揭秘“后BT时代”的替代效应

印象中,最近四五年的生活,一直离不开BT上的资源,不管是电视剧、电影、音乐,还是各种实用软件,都能十分便捷地搜索到,还能享受免费下载。以红遍大江南北的美剧《越狱》为例,要找清晰的片源,就只能自己从BT上下载。作为年轻一代的娱乐引擎,不少网友也因此养成了习惯,开机第一件事便是上BT。

前几个礼拜,网上突然传来“噩耗”,绝大多数提供BT搜索的网站被陆续关闭,为了享用“最后的晚餐”,有的网友不分昼夜地挂在线上。最近一段时间,大大小小的本地论坛、白领聚集的开心网,关于BT被封的议论层出不穷,身边的朋友则分为两派,一部分人表示理解,给出冷静分析;另一部分人则十分沉痛,甚至愤怒责骂。

提及BT被封的原因,很多人将其归结为打击盗版。为维护版权,长痛不如短痛固然没错,但BT被封,只是一种堵的手段。在网络时代,完全的封闭是很难做到的,即便关上了门,也会被人找到其他的窗,不从源头抓起,一切也都是枉然。

“地球照常在转,我们的生活却缺少了一块。”排解情绪之外,众多网友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是该如何填充此后没有BT的生活。

回到早先,还没有下载工具的时候,15元一张的盗版碟销路很好,后来,大家连15元也不愿出了,直接用BT下载,这毕竟便宜,除了上网费用的支出就只剩下电脑损耗了。这就是经济学上的替代效应,盗版碟和BT都在的时候,可以用BT代替盗版碟,但BT被封了之后,盗版碟再贵也只得花钱买。

“就是片子老点,画质还是不错的,而且总比没得看强多了。”每个周末都拿电影消磨时间的宅男小建说,实在受不了在线影院的画质,只能重新找回高中时的嗜好,满街“淘碟”,但发现卖影碟的店越来越难找了。

动辄三四十元的电影票价格更贵,但跑电影院看电影的年轻人也多了起来。上周六,在绍兴鲁迅电影城一楼的售票处,白领李小姐有些吃惊,买票的队伍横过大厅,拐了个弯,还排着一长串人。排队还是走人?犹豫良久的李小姐与男朋友,从晚上6点半开始排队,晚上7点多才买到票,而且前面的场次已经售罄,他们最后买到的是晚上8:40的电影票。而电影院的工作人员则表示,最近贺岁片接连上映,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尤其是周末,票房一路上扬。

BT被封后,有的商家也很快从中觅得商机,赶紧动作起来。“没了便捷的下载工具,可能又会回到光盘时代,现在又到了卖刻录机的好时机。”绍兴银座电脑城的一位经营户说,不管是蓝光刻录还是DVD刻录,最近的一批刻录机,都以此为促销由头,果然卖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