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心理常识

做“大好人”或者是心理缺陷

做“大好人”或者是心理缺陷

也许你要疑惑,当好人不是很好嘛。确实,从小的教育就告诉我们要当一个好人,但是,如果是一个无论对什么人都有求必应好的无以复加的人的话,那么,他大概已经迷失了自己。

对人友善却伤自己

这是通过一名女性密友的故事分析这种“友善病”。

泰勒的朋友对工作、家庭、朋友面面俱到,抚育两个孩子、照看房子、参加家庭教师协会会议、照顾老母亲之余还当起兼职护士。亲友们有问题也都爱向她求助。一个侄女每天给她打电话,控诉自己丈夫,声称婚姻走到尽头,一说就是数小时,时而痛哭流涕,时而怨声载道。

这名朋友是大家眼中最友善无私的人。而她私下对泰勒坦诚,自己身心俱疲。有一次面对一名倾诉烦恼的同事,她表面上礼貌应对,还不断安慰对方,实际上早已不耐,“我想让她闭嘴或滚开,想扇她一耳光”。

人们从小就被教育说对人友善是一种善行。许多女性和她的这名朋友一样,不断给予以取悦于人,不由自主地赞同对方、满足对方要求,难以对别人说“不”。

友善原来只是面具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对他人友善至泰勒朋友这种程度已经不再是值得赞美的善良性格,而是一种病理状态,名为“看管人性格紊乱”或“取悦病”。

巴巴内尔在其着作《揭开友善的面具》中写道:“极端无私是一种用来掩盖一系列心理和情感问题的性格特征。”

好文推荐:

婚后男人心理会有哪些变化 >>>

男人不喜欢表露感情的原因 >>>

七个方法助你摆脱焦虑心理 >>>

盘点心理创伤的自疗小方法 >>>

教你职场中人际交往的技巧 >>>

五大梦境折射哪些心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