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心理常识

从众心理会让人们变成大笨蛋

从众心理会让人们变成大笨蛋

愚蠢就像其他心理病症一样:难以使自己与父母分离或确立自己的身份,对控制的渴望,所有这些被视为愚蠢的症状都与我们脆弱的潜意识有关。

不存在愚蠢的年纪:所有年纪的人都可能愚蠢。从焦虑的儿童,到“反对一切”的少年,再到不成熟的成人,有很多原因可能使我们像个白痴。

谁是愚蠢的人?很显然,谁都不是。但也许所有人都是,因为每个人都干过蠢事。那么在现代社会中,究竟愚蠢是什么?它是如何发生的?对于我们又有着怎样的意味?

互觉愚蠢

蔡兰在餐馆吃饭,去厕所。她看见锁的位置显示“无人”,可前面排了2个人,她也跟着排。过了5分钟,没动静,蔡兰有点着急,上去敲门。门,吱扭开了,里面没人。排在第一个的女士有些不好意思:“我进来时候这门关着,我以为里面有人呢。”排在第二个的人说:“其实,我看着锁好像是开的,但是她排着,我也就跟着排了。”

这是个关于3个人的事,再说个人多的。2009年网络最引人眼球的恐怕就是“贾君鹏***妈喊你回家吃饭”,在一天时间里,这个平淡无奇的帖子有近20万个回复,点击量超过450万次。事后大家才知道,这是魔兽公司利用大家的从众心理来保持其品牌关注度的一个炒作。很多网友说:“其实当初如果不跟它的风就对了,我们被利用了。”

我们把“你认为愚蠢是什么”放到网上进行调查,结果有36.22%的人认为愚蠢是“固执己见。”另有22.16%的人觉得愚蠢就是“随大溜儿,人云亦云”。这两个数据放在一起其实非常有趣,它们似乎是两个对立的对话方,而对话的纠结点就是“独立思维”。中国的传统文化追求的是大同,是统一思想,而非特立独行。但是,当下这个时代愈发充满太多的可能性,太多信息随时随地充斥塞满你的脑袋,让你来不及辨别。于是,人们开始觉察独立思维的可贵与必要。

心理学家李孟潮认为:也许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本来没有多少独立思维了,现在开始越来越多地具有独立性了。而那些“先独立起来的一部分人”大概会给那些不太独立的一部分人贴上“愚蠢”这个标签。这个标签之所以出现,恰恰表明我们是多么害怕丧失独立性,也许因为独立性和我们的自我价值感、自我尊严是紧密联系的。而觉得固执己见是愚蠢的人,是在顺应社会的主流思维。

我们如何变成“大笨蛋”?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居然跟愚蠢扯上关系了?网络调查中,48.63%的人认为形成愚蠢行为的原因是“跟从小受的教育有关,我们的思维从小就被束缚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