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心理常识

揭示抱怨的心理成因

揭示抱怨的心理成因

日常生活中,人们似乎不停在抱怨。为什么我爸爸不是李嘉诚,为什么我老婆不是林志玲.....虽然抱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行为,但是多数人并不会有效地抱怨,而只是一些琐碎的、毫无意义的唠叨,这不会对事情发展有任何作用。怎样才能让抱怨更有效呢?处理抱怨应该注意什么呢?

心理学家认为,大部分人遇到不顺心或者看到自己跟别人的差距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的抱怨,而他们的抱怨当中大部分都是无效的抱怨。心理学家建议,抱怨也要挑对象,要挑值得抱怨的事情抱怨,别挑错抱怨的事物,因为抱怨不能改变或者不需要改变的事情只会让你更加沮丧。同时,你在抱怨前请确定你想要的改变是所需的,事物存在的问题总是比解决方法上的漏洞更显而易见。所以,抱怨前你要想清楚,万一自己的抱怨发挥了作用,你会喜欢它的结果吗?最后,抱怨要有具体内容。比如抱怨别人的态度不好就有点含糊不清。你应该抱怨他们没有说“谢谢”或者没有“提供建议”的消极行为。要光说不练,一味地抱怨事情多么糟糕,别人多么讨厌,还不如好好想想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来改变。

抱怨是门艺术,如何处理别人的抱怨更需要技巧。为了更好地应付向你抱怨的人,有一点要铭记:从心理学上讲,抱怨的人不希望事情完全改变,他们只是为了卸掉自己的责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