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心理常识

近半心脏病出自心理问题

近半心脏病出自心理问题

出现心脏病症状,却并非心脏问题。这样的病人占据了心内科病人的40—50%!孔洪说,最初心内科医生遇到这样的病例,往往觉得无从治疗,“我们没意识到是心理问题,一般都劝病人回家静养。”

48岁的郑全(化名)因急性心肌梗塞入院后频发心绞痛,但检查却没发现任何异常。最后,医生为他做焦虑和抑郁量表,才发现他已是重度焦虑,而他表现出的症状一大半因焦虑所致。

在临床中,像郑全这样有心脏病症状却并非心脏问题的病人几乎占50%,但绝大多数没有得到正确治疗。昨日,省医院成立四川省首个 “双心”门诊,从心脏和心理两方面对病人施以救治。

心绞痛频发检查却正常

四川某知名大学教授郑全,2009年因急性心肌梗塞入院手术治疗,之后偶尔出现胸闷。去年9月初,郑全因胸闷、心绞痛被送入省医院,这一次,他的胸闷持续了10小时。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孔洪说,普通病人心绞痛5—20分钟就结束了,但郑全的心绞痛每次要持续1小时以上,检查结果却显示一切正常。孔洪跟郑全聊天,发现他常说“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大”等话。孔洪请心身医学中心主任周波为他做了焦虑和抑郁量表,“结果显示重度焦虑轻度抑郁”。孔洪说,郑全患的是“缺血性心脏病合并焦虑”,心绞痛症状主要因焦虑引起。

近半心脏病其实是心理问题

出现心脏病症状,却并非心脏问题。这样的病人占据了心内科病人的40—50%!孔洪说,最初心内科医生遇到这样的病例,往往觉得无从治疗,“我们没意识到是心理问题,一般都劝病人回家静养。”

孔洪说,真正意识到“心理”问题,也是近几年的事,但多数病人不愿去看心理医生,“我们又当心内科医生又当心理医生,但总归不是专业心理医生,达不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全省首家“双心”门诊成立

昨日,省医院成立“双心”门诊,这是四川省首个同时关注心脏与心理健康的门诊,由心内科专家和心身医学专家同时坐诊。

据心身医学中心主任周波观察,病人来看心理医生前,多数已经跑过多家医院,重复检查次数也在两次以上,“造成大量医疗资源的浪费。”“双心”门诊的成立,可以使患者在第一次治疗时就被筛查出来。周波说,如果病人自我感觉有心脏病类似症状,又不敢确定是不是心脏的问题,可以直接挂“双心”门诊的号,由两科专家同时诊断。(天府早报记者 宋建琴 实习生 李茵)

小知识

什么样的患者可以就诊双心门诊?

1、未确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但有类似心血管疾病症状的患者,比如心慌、气短等。

2、不存在严重心脏疾病,却有严重的临床症状,比如胸闷、心痛治疗效果不佳者。

3、已经确诊心血管疾病并伴有焦虑、抑郁等症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