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得的补偿心理
“补偿心理”危害多
怀有“补偿心理”的父母往往不考虑具体情况而去强迫孩子按自己的要求成长,这种做法实际上有悖因材施教的原则,还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让孩子形成强迫性格或患上强迫症,导致成年后做事情犹豫不决,个别孩子还会变得极具控制欲,不利于以后与他人的正常相处和交往。彭熠也谈到,父母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剥夺了他们决定自己发展方向的权利,使孩子缺乏规划人生的动力和追求兴趣的勇气,而这些孩子一旦满足了父母的要求后,往往会因为失去目标而变得迷茫,一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厌学,毕业后“啃老”、不愿意工作的情况大都与此有着密切联系。
同样,过分溺爱、放纵孩子,也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孔德荣说,过分的溺爱和纵容会让孩子变得没有目标、没有责任感,独立自主能力难以得到必要的培养,成年后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处理事情,都会变得懒散、过分依赖他人,一旦遭遇挫折和失败则很容易变得灰心、失望、缺乏信心甚至自暴自弃。
“因势利导”为上策
究竟怎样才是父母与子女正确的相处之道呢?孔德荣认为,父母与孩子相处既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又要推行民主的行为方式,从而让孩子形成愿意与别人接触,懂得适当地关心他人、与他人亲密相处的健康人格。这样,孩子长大后才能既不会受宠若惊,又不会产生爱的缺失感,遇到挫折也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
同时,家长和孩子的交往还要遵循人际交往的原则:首先是相互性原则,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其次是交换性原则,家长要考虑孩子从父母身上得到与失去的是否对等;再次,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健康成长;最后是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每个人对自身价值的正确评价是支持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要防止孩子的自我价值受到别人的否定和贬低。
彭熠也指出,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孩子的潜能和优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尽可能切合孩子的实际,否则盲目给孩子施加压力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
-
除了抑郁症,还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碍应该怎么办性心理障碍是一个严重的困扰着许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问题,并且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严重的影响到夫妻感情,给自己的
-
导致儿童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碍在许多的儿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会发病,并且有许多的孩子在遭受着这种疾病的严重困扰和影响,大家要注意了解儿童睡
-
这3类人最容易“春节心理恐慌”现代生活中,人们压力普遍较大,学生党的压力来自于学业、考试,上班族的压力来自于绩效、工作……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压力,压力
-
长期焦虑,当心大病来袭现代生活中,人们压力普遍较大,学生党的压力来自于学业、考试,上班族的压力来自于绩效、工作……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压力,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