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不良心态教你怎样走出
曾有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身处社会转型期,所有人都经受着情与理的考验,心态也在改革与危机中博弈,深刻影响着社会的走向和个人的心理生活质量。本期,《生命时报》特邀心理专家带您摆脱当今社会的八种不良心态。
1懂取舍摆脱浮躁
浮躁即心浮气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心态似乎也跟着“飘飘然”起来:企业忙着开发市场,而不去提升商品质量;员工一心想着“另谋高就”,而很少思考如何实现自身价值……浮躁,使个人的心理行为过分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容易被外界因素所驱动,不断地追逐利益和风潮。
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是浮躁心态的最大受害者:不少“新生代”,把经济利益作为人生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生活在无休止的物质攀比和虚幻变幻的热闹之中;最后失去核心价值观,失去内心安宁,变得惶恐不安,甚至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基。前一段时间,“研究生要在40岁前挣到4000万”的言论在网络上受到热捧,正是浮躁的集中体现。
其实,开放的社会给我们提供了多元而宽容的舆论环境,完全可以在其中充分认识自己、探索社会,找到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应该学会取舍,试着在攀比中急流勇退,才能经受住物质考验;同时,心境先踏实下来,深化生命感悟,活出自己充实而别样的精彩人生。
2静下心打败喧嚣
社会的改革开放,在很大意义上也是国人心灵的巨大解放,人们有机会大胆表达想法和意愿,有自由想哭就哭、想闹就闹,网络、手机、微博的普及,推动这种自由达到一种近乎巅峰的状态。
然而自由的背后,我们身边的环境却变得日益喧嚣,似乎走到哪里,都无法摆脱灯红酒绿、推杯换盏、噪音污染……可以说,喧嚣是浮躁的发酵物,它侵袭整个社会,使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极度膨胀,使人们缺乏思考和内涵,只剩情绪化的激昂言语;缺乏建设性的意见,只剩质疑和谩骂。喧嚣过后,留下的只是狂欢过后内心的虚脱和空虚,社会的冷漠和隔阂。
面对喧嚣的社会,层出不穷的“热闹”事件,我们要学会冷静分析、理智看待,辨识出一些过于情绪化的社会评价和偏激的言论,并从中脱身;不要随波逐流,恪守自己的做人做事原则,不要享受空虚的狂欢;宽以待人,从善良本真的角度出发,对人对事提出中肯的建议和建设性的意见,促进事物向好的方向转换。
3用问候化解冷漠
虽然社会环境开放自由了,可很多人也猛然发现,繁华的大世界透出无情的冷漠,外界的缤纷和内心的孤寂形成巨大反差。一项调查显示,80%的中国人不愿意主动与陌生人说话。同事之间提防竞争多于温情合作;多年比邻而居,却互不相识;面对别人的痛苦,很多人选择当看客,以免惹是生非。冷漠是一种可怕的社会心态,日积月累会侵蚀人们的良知,让人心变得麻木。
事实上,感情需要培养、交流与增进,善良是人们内在的天性,交往是根本心理需要。要想融化冷漠的坚冰,首先,要提升自身修养,体会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自己的“道德商数”,让自己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其次,关爱了解身边的人,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也许打个招呼、问候一声,人心之间树起的高墙就能无形中倒塌。
4诚意足看穿忽悠
小品王赵本山的《卖拐》系列小品,在娱乐大众、成就了“大忽悠”的同时,也让“忽悠”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心态成为流行。
小品中带点狡黠幽默、又不乏智慧的“忽悠”,带给了我们欢乐。然而,现实生活中,在利益的驱动下,“忽悠”很快变了味,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欺骗手段,给人们原本已经十分脆弱的人际信任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有人利用特殊关系,传递模糊虚假信息,以牟取私利;有人利用他人的单纯和信任,信口开河、损人利己。忽悠让整个社会陷入虚伪迷惘的气氛中,丧失对错是非的基本判断。
面对到处存在的忽悠迷雾和陷阱,真诚应该是最好的消毒剂。对自己真诚,就能深入地了解自己,坦诚地接纳自己,做到不掩饰、不跟风,不容易“被忽悠”;对别人真诚,就可以消除人际关系中不必要的误解,坦诚相对、达成共识,胸怀坦坦荡荡,没必要“忽悠”别人。
-
除了抑郁症,还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碍应该怎么办性心理障碍是一个严重的困扰着许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问题,并且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严重的影响到夫妻感情,给自己的
-
导致儿童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碍在许多的儿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会发病,并且有许多的孩子在遭受着这种疾病的严重困扰和影响,大家要注意了解儿童睡
-
这3类人最容易“春节心理恐慌”现代生活中,人们压力普遍较大,学生党的压力来自于学业、考试,上班族的压力来自于绩效、工作……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压力,压力
-
长期焦虑,当心大病来袭现代生活中,人们压力普遍较大,学生党的压力来自于学业、考试,上班族的压力来自于绩效、工作……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压力,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