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心理常识

解读心理疾病的定义范围

解读心理疾病的定义范围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许多我们曾经不理解的一些症状现象都有了新的定义,也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心理疾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主要指由心理上的不正常而导致的一系列的精神类疾病。下面就来介绍我们是怎样进行心理疾病的定义的。

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和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

心理疾病是很普遍的,只不过存在着程度区别而已,而且现代文明的发展使人类愈发脱离其自然属性,污染、生活快节奏、紧张、信息量空前巨大、社会关系复杂、作息方式变化、消费取向差异、在公平的理念下不公平的事实拉大、溺爱等,都使心理疾病逐渐增多并恶化。心理疾病种类很多,表现各异,而且有可能出现更多的以前都没有注意到,或已经合理化(不认为是心理疾病)。随着时代变化新发现的心理疾病也不少。

心理疾病学术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可根据不同的标准或其严重程度分类,分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意识障碍、智力障碍、人格障碍等。

可按照疾病的性质和发生原因划分:

不良习惯及嗜好:偷窃癖、纵火狂、神经性呕吐、物质依赖、洁癖。

神经症:神经衰弱焦虑症、疑病性神经症(疑病症)、癔病(癔症)、强迫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

其实,在现今社会中,医学上对心理疾病的定义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认识。一般偏离社会规范的心理性障碍都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但有可能程度会不同,影响的大小也有不同。对于心理疾病,我们应该加以重视,万万不可忽略了它对人的恶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