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心理常识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原因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原因

很多人也许都没有听过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这个名称,实际上它也是近年很普遍的一种心理问题,并且是一种比较隐秘的人格障碍。患者自身虽然有很多不满或怨恨的情绪,却不能或是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来,只能用他自己的宣泄方式来表达。那么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原因有哪些呢?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一些原因:

1.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调查表明,家长教育方式不当是导致孩子产生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最重要原因。例如,在孩子童年时,家长过于严厉,使孩子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思,不敢说出心中想说的话,行动上不敢越雷池半步。长到少年时,孩子就很有可能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来与成年人的意志和社会规范对着干。

2.学习成绩差。

有的少年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家长、同伴都瞧不起他,久而久之,他的心里便产生了一种抵抗情绪,表现在行动上就易出现不合作、破坏欲强、懒惰散漫等现象。

3.人际关系较差。

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人容易形成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4.过分自卑。

内心过分自卑、压力过大的人,容易由被动转向攻击,导致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