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心理常识

城市儿童更易患感统失调症

城市儿童更易患感统失调症

近日,有部分读者反映:“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症?为什么我的小孩会有这种失调症?应该怎样治疗?”等等,对此病症显得又焦虑又束手无策。专家指出,一方面,患有感觉统合失调症的小孩在12岁以前进行训练治疗效果是最佳的;另一方面,在城市里长大的小孩,家长更应多留意孩子的变化。

现象:感觉统合失调症患病率高达30%

市二医院心理专科的陈医师说,总体上患不同程度感觉统合失调症的小孩达30%,而在心理专科里接诊的小孩中更占80%。感觉统合失调症是指外部感觉信息进入神经中枢后并不能很好地组合,整个机体不能和谐地运作,使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减弱,令儿童的学习或生活效率降低。时间长了,这种不和谐的运作及所产生的症状很容易让儿童患心理障碍。

引发感觉统合失调症的因素大概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妈妈的怀孕期。一方面是产妇年龄逐渐升大,另一方面是现代妇女大多是职业女性,生活节奏快,在上班时比较固定一个姿势长时间的工作,孕妇运动较少,加上一些如咖啡、浓茶、二手烟等,都会影响脐带血管收缩,影响胎儿神经发育。

第二部分是孕妇生产时,排除其它病变因素外,有的产妇要求剖腹产,其实是一种不太妥当的做法。在孕妇自然生产过程中,当婴儿经过产道时受到的挤压,其实是一种对婴儿很有利的刺激,有助婴儿神经发育。

第三部分就是后天的家庭教育,这也是最要的部分。主要是现在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单调,父母对孩子从出生到成长都呵护备置,在温室成长过程中有太多的活动都被家长人为地剥夺了。

治疗:及早治疗有助促进学习

感觉统合失调大多可分为前庭功能失调、本体感觉失调、触觉防预几种。家长应及时发现此类病症,在12岁以前进行治疗效果是最好的,在治疗上主要是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游戏训练,不用吃药。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患儿在医师的带领下一起玩,有说有笑,场面很热闹。在外面等候的一位姓陈的妈妈说,她带女儿来做了13次练习,效果也比较满意。由于感觉自己的女儿平时动作不太协调,做事拖拖拉拉、晕车等现象,通过训练后现在做事动作变迅速了、协调能力增强了、又不晕车,相信对以后的学习会有更大的帮助。

专家建议:由于城市里的孩子得到了过份的呵护,城市儿童患上感统失调的机率比农村儿童更大。

医生提醒

小孩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时,家长就应多加注意。

(1)小孩坐立不定、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

(2)不适应环境,动作不够协调,做事笨手笨脚,学习时间要比别人长很多;

(3)在工具操作上没有其它小朋友那么快、熟手,技巧动作难掌握;

(4)情绪上总感到不对劲,那是因为对大脑信息处理得不好所致。表现出对周围人与事总是不尽人意,容易受挫折,焦虑、逃避、胆小、不开心。

(5)多手多脚引起别人的注意,其实是一种紧张、不开心情绪的发泄。

(6)学习方面,要很专心才能做到一件事,容易受干扰、容易疲劳、常发脾气。由于动作或视觉协调不好,总是抄漏作业、写字总是出格、计算总是粗心大意、握笔很用力、动作拖拖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