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心理常识

杭州心理学家教你 从细微表情中读出真伪

杭州心理学家教你 从细微表情中读出真伪

精神病人“看不懂”善恶表情实际上,那些不能进行正常社会交往的人群,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正是因为不能正确识别对方的表情,做出了常人不能理解的反应。

 

 

 

 

 

 

美剧《别对我撒谎》中,主人公卡尔用令人惊异的方法轻松破案:没有逼供、没有物证,只是和爆炸案嫌疑人聊了会儿天,捕捉到了对方耸肩、吸鼻子等几个转瞬即逝的表情、动作,便以此为线索找出了爆炸物的安置点,让人目瞪口呆。

他凭什么线索破的案?答案很简单,微表情。语言可以修饰,表情可以伪装,但本能做出的微表情,必定是真实的。利用脸部细微表情动作分析被观察者的肢体语言和微表情,就能判断出对方语言背后的真正意思,推测出他是否撒谎。在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昨日(20日)心理学博士汪永光告诉记者,他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微表情,“当然不为破案,但可以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正确识别表情信息,做出正常反应,能融入社会与人正常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