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心理常识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由达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兴奋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抑制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如在食物作用下有关控制唾液反射的中枢发生兴奋,就会引起或加强唾液腺的分泌;如控制唾液反射中枢抑制过程的发展,则唾液分泌就会减少或停止。
  兴奋和抑制虽然作用相反,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某一部位有时兴奋占优势,有时抑制占优势。就整个大脑来说,清醒时兴奋占优势,睡眠时抑制占优势。
  抑制过程可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两大类。
   (一)非条件性抑制
  非条件性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非条件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两种。
  1、外抑制
  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中的条件反射的抑制称为外抑制。如突然出现强声,立刻使原来的活动受到抑制。巴甫洛夫对外抑制的解释是额外刺激的出现引起皮层相应部位较强的兴奋时,这个新的兴奋中心增强了它对周围皮层区域的抑制,使原来的条件反射被抑制。
  2、超限抑制
  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道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使抑制发展,这叫超限抑制。这时,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苗性降低或进入抑制状态,借以保护脑细胞,使其免受损坏。因此因限抑制又叫保护性抑制。人在过度疲劳时的睡眠,病儿的沉睡,动物的假死,都是超限抑制的表现。
  (二)条件性抑制
  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
  1、消退抑制
  消退抑制是条件性抑制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
  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称为消退抑制。如灯光和食物结合建立起条件反射,可在灯光出现时就引起唾液分泌,但如果不再用食物来强化灯光这个条件刺激,那么就会使灯光食物性条件反射逐渐消失,它是兴奋向抑制的转化。
  消迟抑制与神经系统的类型有关。实验证明,神经系统容易兴奋、好动类型的动物消退较慢,而那些好静、孤独的神经系统类型者容易消退。另外,条件反射形成得愈巩固,愈不容易消退。形成条件反射时所用的无条件刺激的强度愈大,消退也愈不容易。
  2.分化抑制
  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类似的刺激物不强化,使类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对条件刺激的反应往往带有泛化的性质,即条件反射不仅能为条件刺激所引起,而且也能为一些与这个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所引起。例如,给狗形成了每分钟五十次节拍器音响的条件反射后,往往其它类似的声音,如每分钟六十次音响,即使没有与非条件刺激结合过,也会引起条件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实验继续进行,只对每分钟50次节拍器音响予以强化,而对每分钟60次节拍器音响不予强化,那么泛化现象就会逐渐消失,狗只对每分钟50次节拍器音响发生反应,而对与它相类似的刺激不发生反应,这种在分化过程中发生的抑制就是分化抑制。
  分化抑制具有重大的生物学意义,它使有机体对外界环境进行精确的分析,作出完善的反应,在学习中。对外语发音的细微区别,书写上错误的纠正,历史相似事件的区分等均通过分化抑制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