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深入儿童心灵之门 理解孩童幻想五颜六色
儿时的幻想五颜六色
俄勒冈大学的心理学家玛乔丽·泰勒和华盛顿大学的斯蒂芬妮·卡尔森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孩子和他们的“幻想朋友”的研究。去年底,她们在《发展心理学》上发表论文说,65%的7岁以下孩子曾有过至少一个“幻想朋友”,这种幻想或许对孩子心智的成长大有裨益。
泰勒说,要理解孩子们“幻想朋友”的心理,首先要明白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这样的朋友不过是玩伴。“幻想朋友”只是和孩子们做伴,一同玩耍。
成年人总是把这些事情想得太严重。泰勒说,孩子们在心理实验室里接受采访时,看见研究人员又提问题又记笔记,还怕他们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有一个孩子还凑过去对采访他的人说:“只是假装的,你知道吧。”
他们的聪慧超越同龄
泰勒和卡尔森的研究表明,与“幻想朋友”做伴的孩子往往比他们的同龄人更优秀。他们通常有更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在理解他人观点方面也更胜一筹。早先的研究还显示,拥有“幻想朋友”的孩子可能有超出平均水平的智商,更富于创造力。在游戏时,他们比别的孩子显得更快乐、更活泼一些。
“比起那些普通孩子,有‘幻想朋友’的孩子不太害羞,更擅长社交,”泰勒说,“这与人们通常的看法恰恰相反。”
面对孩子们的“幻想朋友”,父母又能够做些什么呢?泰勒回忆起一个孩子强迫全家人等在饭店里,只为了等到一张足够大的桌子,使她并不真正存在的“朋友”也能和家人坐在一起。另一个女孩因为她的“朋友”病得很重需要照顾,拒绝离开家一步。每当这些时候,孩子们总是特别固执,不可理喻。如果再加上没有耐心的父母,一场冲突在所难免。泰勒的建议是“将计就计”,尝试用幻想解决幻想中的问题。比如对付那个生病的“幻想朋友”,父母可以想像另一个“朋友”,说服孩子让“新朋友”专门照顾他。
幻想激发创作灵感
“幻想朋友”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不会随着童年时代的结束而就此消失。最近的研究中,泰勒正在采访几名小说作者。
她发现,小说中的角色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十分类似于孩子和他们的“幻想朋友”。作家们常说他们所创作的角色似乎有自己的生活,说自己的语言,自己掌握着故事情节,有时候他们拒绝接受作者的安排。有一些作者在小说之外与自己创作的人物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小说家艾丽斯·沃克说,她写《紫色》时与小说中的人物们“同住”了一年。为了取悦他们,她甚至把家从纽约搬到了北加利福尼亚。她说他们不喜欢高楼和城市的拥挤。
6岁女孩的“幻想朋友”
“幻想朋友”的所言所行是聪明孩子为自己的心灵世界开的一扇窗户,别人可以从中窥见他们心中所想。
四年前,6岁的奎因·帕斯卡尔还是个懵懂的一年级小学生,家在俄勒冈州尤金市。她“创造”了看不见的伙伴“爱尔菲-维尔菲”。爱尔菲-维尔菲是个长着层层叠叠彩色头发的女人,养了“数也数不清”的动物。
奎因的妈妈凯特说,奎因用爱尔菲-维尔菲来实现许多很现实的愿望。
在爱尔菲的世界里,奎因可以坐刺激的过山车(现实生活中她还太小坐不了)。爱尔菲有一只橘黄色的猫叫做斯特佩(奎因特别想养宠物)。爱尔菲-维尔菲许诺给奎因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她是独生女)。
“在奎因眼中,‘爱尔菲-维尔菲’是对我现实生活的映照,”凯特说,“有时候我问奎因她在想什么,她会回答说‘哦,我在想爱尔菲怎么会整天都笑嘻嘻的。’而那天我肯定过得很糟糕,整天都牢骚满腹。”
-背景知识
了解孩子的“幻想朋友”
“幻想朋友”不同于真正的朋友,玩输了从不发脾气、使性子,还总是能做孩子们做不到的事,去孩子们去不了的地方。
孩子们向泰勒描述了许多千奇百怪的“幻想朋友”:有拯救世界的大英雄,爱穿花衣服的短吻鳄和整天读书的绿色龙。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幻想朋友”都多才多艺、行为端正。孩子们常会抱怨他们那些看不见的朋友不愿意分享、太吵、太专横霸道或是忙得没时间陪他们玩。有一个孩子说他的“幻想朋友”太讨厌了,所以他管她叫“去你的”。
“幻想朋友”并不说明孩子的心理有问题。事实上它可能是心理生长发育所必经的阶段。通过与这些幻想“朋友”交谈,孩子们也许能够悟出现实生活的真谛。“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在探究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泰勒解释道,“忙碌就是其中之一。吝啬和专横也是他们在谈到与身边朋友们的交往时常常倾诉的烦恼。”
-
除了抑郁症,还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呢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
-
有性心理障碍应该怎么办性心理障碍是一个严重的困扰着许多的男性以及女性的问题,并且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严重的影响到夫妻感情,给自己的
-
导致儿童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哪些睡眠障碍在许多的儿童以及成年人身上都有可能会发病,并且有许多的孩子在遭受着这种疾病的严重困扰和影响,大家要注意了解儿童睡
-
这3类人最容易“春节心理恐慌”现代生活中,人们压力普遍较大,学生党的压力来自于学业、考试,上班族的压力来自于绩效、工作……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压力,压力
-
长期焦虑,当心大病来袭现代生活中,人们压力普遍较大,学生党的压力来自于学业、考试,上班族的压力来自于绩效、工作……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压力,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