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心理保健

负面情绪应该怎么做呢?

负面情绪应该怎么做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家都知道,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一方面其实我们大家一定要学会正确的去对待和认识,因为这样的话,才会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而且也不会导致身体出现疾病,他们现在为大家介绍一下,当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可以的呢?

情绪波动不是病

焦虑、抑郁、恐惧、悲伤、愤怒等,只是呈现一种心理状态,并不等于疾病,适度的情绪起伏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有。一段时间遭遇挫折、困难,情绪会不好,但过了几天这种情绪就过去了,就不用特别紧张。如果通过下边三个维度判断,有抑郁症倾向就应该引起注意了,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第一维度——症状:开始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乏无力,有三个核心症状之一,再加上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好、悲观消极的念头,症状就达到标准了。

第二维度——时间:如果情绪一个星期还不见好转,甚至抑郁持续两个星期。

第三个维度——严重程度:焦虑、抑郁情绪即便并不严重,但已经造成工作效率下降、记忆力减退、社会功能下降。

看心理医生不意味着就是得了心理疾病,只要存在上述三个维度,对你构成困扰,就建议看心理医生

不做情绪的奴隶

面对负面情绪,一方面我们要学会正确认识情绪,通过充分体验来感受负面情绪是日常生活中有用的部分,去接受那种不适的感觉,而不是一味地逃避,越想对抗,它就越强烈。你可以先接纳负面情绪,“我现在感到恐惧、焦虑,有这些情绪”,接纳后,负面情绪往往会消散一些。

另一方面,要通过一些方法,如转移注意力、合理发泄等来控制情绪,而不是做情绪的奴隶。

该用药就别拒绝

在自己无法很好地控制负面情绪时,可以求助心理医生,虽然不能保证一定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专业人士能给你提供帮助,一定比自己摸索、挣扎好。心理医生可以通过量表测评,相对客观地了解你的心理状况。女性在产后和更年期容易出现情绪问题,却往往不知道就医。很多人有这样的“病耻感”而拖延就医,将自己困在情绪的“枷锁”里。建议一定要直面情绪问题,求助专业机构和医生,寻求帮助的人是真正的勇者。

当症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但有些患者坚持不吃药,认为有副作用,就靠自己调节,这很可能发展到自杀的严重后果,临床上并不少见。药物的副作用与心理疾病对身体的伤害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用药利大于弊。

而且,医生会根据心理疾病的轻重缓急选择治疗方案,很多情况下,并不需要用药;如果医生已经建议用药,而患者仍一意孤行,就是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针对不同情况,用药有不同疗程,在完成疗程后就可以停药,所以无需过度担心。

通过上面的这些内容的介绍,相信我们大家都了解了,在生活出现一些负面情绪的时候,到底该怎么办了吧,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让自己变得更加愉快,更加的阳光,因为这样的话才可以让别人感觉更加幸福,而且也会远离一些负面的情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