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健康 > 心理保健

如何帮助高中教师摆脱压力

如何帮助高中教师摆脱压力

我们都知道高中教师的压力都是非常大的,因为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直接性地决定了孩子的将来的前途,因此当高中教师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心理健康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那么如何帮助高中教师摆脱压力呢!

调查:教师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3月14日-29日,石家庄市*人心理维护中心主任马宏伟针对石家庄市一中、二中、十五中、二十四中以及河北师大附中34位一线班主任教师进行了走访,结果显示,因为共性或个性原因,不少教师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其实,这次走访前我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感觉,出现心理问题的绝对不仅仅是这些接受教育的中小学生,教师这一教书育人的群体也同样因为各种原因被心理问题困扰。”马宏伟告诉记者,自2007年石家庄市*人心理维护中心成立以来,前来接受心理辅导的人数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这其中,接受辅导的教师数量同样是逐年递增,“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统计数字,但是,从我们的工作量就能看出来,我以前进行疏导的老师可能一周不到十个人,现在一周都得十几个吧。目前,一线老师们的心理问题亟待关注,而且越早关注越能让老师、学生受益。”

分析:这些问题你注意了吗?

采访中,马宏伟主任也针对这次调查以及近些年的疏导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就教师们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指导。

问题一:高考指挥棒下的教学成绩压力

案例:某高三语文教师,在新年第一次摸底考试之后,感觉身体肿胀,持续的疲劳,失眠,阶段性的高度兴奋,之后抑郁。兴奋的时候饭量很大,抑郁时几天不吃饭也不觉得饿,有时候看起来很有激情地工作,但很容易发火,易抢话。医院检查身体没病,建议休息。对于班级成绩一直稳列于学校前茅的她来说,有信心送出一定比例的大学生,获取比往届人数更多的优秀学生,但面对无法平衡的心态,她自己也十分苦恼。

建议:“走访中,老师们普遍表示只要高考成绩考核的制度存在,就存在高考压力。它既是教学动力,也是教师高度焦虑的主要来源,每月的考试、盯班很疲倦,每周只能休息一天,甚至有些高三班主任只能休息半天。”马宏伟告诉记者,像这位老师遇到的就是典型的应激反应,也可以认为是考前焦虑。通过交谈得知,一向成绩优秀的标兵式人物,更容易在内心中确定自己在高三成绩排行榜的位置,并以此作为目标保持或超越,这是一种良性的动力,但同时也有可能会产生失去这个位置的担忧。这位教师的身心反应,与高三教师明里排行、暗里竞争的现象有很大关系。而且有些学校因为一个学科的成绩会影响全体班级带课教师的奖金,也会成为一个影响因素。如何化解这种焦虑?一是将“焦虑”转化为“责任性的关注”,提高了责任心与关注度。二是将焦虑程度指标化,即将焦虑与工作事务和现象挂钩,建立条件反射,将内心的焦虑外化、现象化、事务化、情节化。三是将隐忧明确,将暗里的竞争变成公开的竞争,并将竞争目标、手段、方法、频次等具体化,公开化。四是增加心理弹性,即把高度紧张的教学生活中掺入兴奋、幽默、好奇、放松等因素。五是建议不要做过多的放松,因为过多的放松可能会泄掉紧张复习带来的高度集中状态而影响成绩发挥,但可以将放松的感受与意念,混入紧张焦虑之中,以提高应对的有效性。

问题二:来自家庭的压力

走访中,马宏伟表示自己听到不少老师反映从高中二年级开始,尤其是高三年级每天两点一线的工作,几乎全部花在学校,老人生病不敢请假,孩子接不了只能请保姆或者长辈带着,当孩子出现某种特殊问题时,对教师造成的悔恨和内疚很深。此外,住房贷款的压力是年轻教师的另一个负担。

案例:邱老师是一位重点中学的高二班主任,女儿三岁,更多时候是婆婆帮着带。每天早晨在孩子起床前就到学校,一天不见孩子,晚间能够和孩子一起玩儿,但是身体的疲惫很影响自己与女儿的沟通质量。因为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作业要批改,所以总会出现矛盾,想多带孩子,可作业如山又不能不批;想多批些作业,又减少了跟孩子交流的时间,亲情被忽视,很内疚。作为教师,自己非常清楚幼儿期间母亲与孩子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心理健康基础的建立,关系到孩子与长辈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虽然丈夫和公婆都很理解,她自己对岗位上的奉献也是无怨无悔,但内疚带来的影响让她无法完全杜绝在学生管理中出现。

建议:一是设立与孩子交流、沟通与玩耍的“专属时光”,增加并提高这个专区的情感密度与活动质量。这种高质量的陪伴,会帮助妈妈与孩子建立“纯度”极高的情感关系,并内化形成稳定的关系模式。二是建立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目标与任务。比如共同目标是为了家庭好呀、有更多的爱呀,然后父母和孩子分工,妈妈负责白天教学生、晚上拿一个单独的时间批改作业,爸爸负责在妈妈批改作业的时候陪孩子玩儿,白天孩子负责快乐——— 制造快乐和享受快乐,然后晚间跟爸爸妈妈分享等。三是偶尔请孩子帮助自己给某一位或几位学生“批改作业”,用游戏或活动的方式讨论怎样给某种学生写批评,让孩子渐渐认同妈妈的工作性质,并“贡献智慧”。四是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适当分享自己与孩子的“小故事”,让学生体会到“有情感的教师”,也帮助激活学生内在的情感生活,建立信任的师生关系。

其实高中教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家庭的压力,如果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得到平衡的情况下,那么这个老师的生活压力就会变得非常大,并且在生活当中一定要更加重视自己一些不良情绪的调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