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常常迟到也是一种病
相信每一位朋友都希望自己身边的人是守时的。有时间观念的人是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的,在我们生活中总是会有一两个总迟到不守时的人出现,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这种行为也是一种心理疾病。
时间观反映你的性格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总是与时间有着无数的“约定”,而你注意过自己和他人赴约的观念有何不同吗?这些不同可都反映出了彼此的性格,了解这些不同,会让你懂得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更好地相处。
1. 总是提前到达的人
这样的人既爱惜自己的时间,也尊重别人的时间,行事往往小心谨慎且计划性强。
2. 习惯踩着点到达的人
这类人其实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在生活中,喜欢严格掌控节奏,一旦面临突发状况,则会显得有些焦虑不安。
3. 不分场合的“迟到大王”
他们在约会中按点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这其实反映出他们强烈“求关注”的心态,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成为人群的焦点。在生活中,这类人通常比较自我,像是长不大的孩子,有些任性固执,难以接受他人的意见。
迟到是一种都市流行病
“现在这社会,没得点啥病都不好意思出门。”要说都市流行病,“迟到”绝对是不得不提的一大成员。
上班迟到:“对不起,路上实在太堵了”;朋友聚会时迟到:“对不起,出门前被老板叫住了”;恋爱约会时迟到:“迟到是女人的天性”……这些都是冠冕堂皇到不可能被拒绝的理由。
我们在做迟到受害者时总是满腔怒火,但矛盾的是自己也常常是一个迟到的实践者。无法准时赴约时,我们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各种理由,告诉对方“再等一会儿,我马上就到”。“马上”是一个很好用的词,它包含了无限的不确定性,又能给等待的人一种心理安慰,让对方知道你很快就会出现。迟到的时候当然也会有点忏悔,但没关系,迟到是一种流行病嘛,每个人都在迟到的实践和受害当中消减着对守时的要求。
其实,迟到其实不仅仅是一种习惯,还是一种心理病。
揭开迟到背后的“推手”
1. “我感到焦虑。”
这种心态往往出现在上班族身上,内心对于工作上的担心和焦虑,在脑中形成一种抵抗脑波,间接地指挥他们逃离即将面对的焦虑源。
2. “我在暗示自己的地位不一般。”
有的人习惯用迟到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并且认为他人总是等待自己并无不妥,甚至会从他人等待自己的过程中获得一种优越感。
3. “我需要知道我是被爱着的。”
每个人都渴望被爱,而许多人衡量另一个人对自己的爱,往往是通过考验对方是否愿意为自己牺牲时间。
告别迟到,从现在开始
1. 随身携带一本备忘录。
将你答应过的约会记在上面,你便会重视它们,而且更容易兑现这些承诺,做一个信守承诺的人。口头承诺会让你更容易忘记、松懈和不重视,从而找借口迟到甚至推掉约会。
2. 提早为赴约做准备。
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好的时间预测和规划者,提醒自己出门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比最初的计划提前10~15分钟出发。
3. 对未来充满信心。
试着走出松散无规划的生活习惯,在一天快要结束时,抽出一点时间来将第二天的时间进行良好的规划,久而久之,松散便不再控制你,而是你在控制生活。
4. 学会换位思考。
想象自己是那些曾经被你晾在一边等过你的人之一,或者提前到达一次,体会过去你从未体验过的别人等待时的焦虑,也许你将不再迟到。
“人无信而不立”,欲守信,先守时。珍惜自己的时间,也尊重他人的时间,让自己无论在做什么事的时候都能够轻松应对、游刃有余。改变自己从现在开始,不要等以后。
守时是对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我们不可以因为自己的一已之私去占用和浪费别人的时间,如果你想得到朋友和同事的遵守,请从现在就开始纠正自己这个不良的心理习惯吧。
-
有些道理需要随着时间的改变才会明白!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在当代,心理健康问题令全社会堪忧,所谓一个人的健康,已不仅仅只是指身体方面的健康。体格的健康已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
-
必备的20种心理调节措施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压力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从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机体患
-
减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减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现在的人都在减肥,用各种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体有型,平时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们关心的!也
-
工作压力大怎么办 减压的10种食物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而且导致很多人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于一些男性来说,而且职场中
-
孕期不应有的十种心理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大家都知道怀孕的时候心态也是非常关键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样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