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难频发你是否也在恐飞呢?
近年来,常有空难的信息发布,让一些人对坐飞机有很强的恐惧感。面对空难频发的时代,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应该怎样调整心理呢?
每4个人就有一个“恐飞”
尽管乘飞机是目前最安全的出行方式,但其“不出则已,一出惊人”的灭顶后果让人望而却步。网络、电视上充斥的飞机残骸、熊熊烈焰、滚滚浓烟等现场照片或视频,更从视听觉多方面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和心理承受力。不少需要因公坐飞机的人纷纷表示,“以后再也不敢坐飞机了”,就连不常坐飞机的人,心头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世界权威机构统计,每4个人当中就会有1个人患有“恐飞症”。经常需要坐飞机的商务人士更易恐慌,因为他们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一旦脑海中出现诸如飞机失事的负面信息,就很容易受到影响。
灾难从三方面影响心态
心理学家发现,灾难会影响群体情绪、适应能力、日常决策等。比如,许多美国人在“9·11”后改乘汽车;“SARS”后,我国的旅游和投资贸易等均有所下降;马航MH370航班失联后的两个交易日,A股航空板块累计下跌5.26%。灾难事件带来的群体心理冲击主要源于突然增大的不确定性。正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未来不可测,且行且珍惜。”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李纾研究员研究发现,灾难从三方面影响心态和决策。
1、只看到坏的可能。意大利心理学家萨科发现,由灾难导致的不安全感会让公众变得更保守、不愿冒险。人们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坏结果本身,而忽略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这一事实。虽然空难的概率仍然很低,但接连发生的事实的确让人觉得“上机容易下机难”。
2、不再“过分自信”。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的判断比别人更准确,相信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要高于平均水平,而坏事则远低于平均值。但灾难连续发生,会使“过分自信”倾向得以扭转。比如,“SARS”和“9·11”之后,买保险的人增加,而买彩票的人减少。
3、不可控带来无助感。灾难总是突发的,但人们不喜欢“不可控”的无助感,于是希望找出其中的可控因素,以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例如,公众将“9·11”归因为美国情报部门的失误,将“SARS”归因为吃野生动物,将MH17被击落归因为经过战乱地区。
理性对待恐惧
“恐飞症”会影响一些人的工作。英国广播公司调查发现,一些人起飞前喝点酒就能克服恐惧心理,而另一些人只要想到坐飞机,头脑中就不自觉地产生可能发生空难的幻觉。“空中飞人”们的亲友也可能因过度担忧而陷入焦虑情绪中,他们都需要心理援助。
首先,了解航空科普知识可消除恐慌心理。比如,国际民航组织数据显示,客机每百万飞行架次的死亡事故率比10年前下降了一半左右。其次,情绪严重紧张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低剂量安定类药物。再次,积极寻求社会支持资源,可向身边信赖的人表达自己的担心、焦虑。朋友间友善的陪伴可缓解恐惧心理。最后,坐飞机前可采取正念静观、呼吸冥想的减压方式调节情绪,严重者可以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采用“认知行为疗法”里的系统脱敏法缓解焦虑情绪。
面对空难的情况,首先应该冷静,飞机还是比较安全的交通工具。不要自己吓唬自己造成的,飞机并没有那么的可怕。
-
有些道理需要随着时间的改变才会明白!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在当代,心理健康问题令全社会堪忧,所谓一个人的健康,已不仅仅只是指身体方面的健康。体格的健康已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
-
必备的20种心理调节措施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压力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从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机体患
-
减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减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现在的人都在减肥,用各种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体有型,平时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们关心的!也
-
工作压力大怎么办 减压的10种食物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而且导致很多人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于一些男性来说,而且职场中
-
孕期不应有的十种心理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大家都知道怀孕的时候心态也是非常关键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样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态,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