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影视有传染性 警惕心理暴力症
网络是个相对比较自由的空间,许多年轻人都喜欢上网络上肆意宣泄,有的时候这些宣泄会让观看的人的情绪受到牵动,会影响到观看者的情绪。
媒介暴力对犯罪者,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专家认为,各种心理暴力中,如网络暴力、言语侵犯、职场冷暴力、家暴等,都足以让受害者心理承受永难磨灭的烙印。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伯科威茨(Leonard Berkowitz)提出的暗示理论指出,当人们在愤怒情绪下观看电视/网络视频暴力时,节目角色暴力手段及其暴力行为,会对受众有心理暴力的暗示作用;当类似情景出现在以后的现实生活中,受众会回忆起这些暴力情景,这种回忆有可能导致其日后的攻击性行为。
记者访问心理专科医生和资深辅导员,分析个人发泄情绪而导致的心理暴力,对人们产生的深远影响。
社交平台潜在心理暴力
心理教授说,现代年轻人通过社交媒体、YouTube等平台上载自身摄制的视频,引起网民注目的例子越来越普遍。这是个自由的平台,年轻人任意宣泄情绪,也渗透着潜在而杀伤力极强的心理暴力,让观看者情绪受到牵动而起伏,甚至延烧这种负面情绪。
父母和孩子无法控制与管理情绪,是现代心理暴力的温床。如果父母只看重孩子的学业,在行为道德和责任上,因为惧怕儿女,不敢拿起管教的权柄,就得在将来让孩子面对法律的制裁。
心理病态类型
现代心理暴力的伤害是个连续的过程,可以被层层深化、放大,最终被一个扳机催动,一发不可收拾。心理暴力指的是,不断重复地采用语言或其他诡计,致使对方生活品质降低,造成对方精神或心理状况发生不良改变,包括不断重复的侮辱性手机短信。
在人际、校园、职场、同事、亲子、夫妻等关系中,有人持续不断地对个人进行人格侮辱,长年累月下来的负面情绪,终有爆发的一天,并对其使用暴力,造成对方生理上的伤害。
心理医生说,一些年轻人喜欢成为众目焦点,有些在社交媒体平台付诸言语泄愤,这可说是一种心理病态。另一种心理病态是“阵发性暴怒障碍”(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属突发性的情绪失控,不过为数不多。其他病态类型包括: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和躁郁症(Bipolar Disorder)等。
阵发性暴怒障碍患者会觉得“被激怒、看扁,被踩到脑中所设定的禁忌红线”,突然暴跳如雷,不只会有言语暴力攻击,甚至会有行为上的攻击举动。
-
有些道理需要随着时间的改变才会明白!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在当代,心理健康问题令全社会堪忧,所谓一个人的健康,已不仅仅只是指身体方面的健康。体格的健康已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
-
必备的20种心理调节措施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压力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从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机体患
-
减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减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现在的人都在减肥,用各种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体有型,平时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们关心的!也
-
工作压力大怎么办 减压的10种食物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而且导致很多人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于一些男性来说,而且职场中
-
孕期不应有的十种心理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大家都知道怀孕的时候心态也是非常关键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样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态,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