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疼痛时需注意把疼痛和痛苦区分开
对于疼痛,正常的人通常都是不愿意忍受或者不能忍受的,虽然生活中能让我们有疼痛感的事情有很多,当我们遇到极端的疼痛的时候,往往会情不自禁的叫出来,可是这种发泄疼痛的方法是否有用呢?
有时候,心理治疗师需要面对一些由内科医生转介过来的慢性疼痛病人,有一些疼痛是目前的医学无法解释,或找不到有效治疗手段的。这时候,病人就需要在心理治疗的帮助下,学习与疼痛长期相处的技巧。技巧的核心就是——把疼痛(pain)和痛苦(suffering)区分开。
在大部分人的理解中,pain和suffering是基本相同的概念。但其实不是。疼痛只是通过神经传导的一种感觉(sensation),而痛苦,则是大脑皮层对这种感觉的认识。如果打个比方的话,类似于「苦味」和「难吃」的关系。虽然,人类的本能都倾向于把苦的食物判断为难吃的,但通过后期的培养和训练,很多人是可以对苦味习以为常,甚至享受的。也就是说,只把苦味当成一种味觉上的独特刺激,却没有那么排斥。心理治疗师对于疼痛所做的工作,大致也是遵循这个思路。
在临床实践中,这种改变的难度因人而异。有一些病人会特别的困难。而我们观察到,特别难改变的这些病人,在接收到「疼痛」的感官刺激同时,往往表现出剧烈的反应,包括辗转反侧,喊叫,抱怨,或喊出来。而且他们坚信,这些都是疼痛同时天经地义的反应,不能也不愿更改。
没有把「疼」和「喊出来」混为一谈,而是清晰地分成了两个部分。这就为我们探究其中的关联,包括改变自动化的反应模式,提供了可能。
所有伴随疼痛而出现的行为反应,尤其当形成习惯以后,我们有一个术语叫「疼痛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式:有人大喊,有人硬撑,有人惶惶不安,也有人转移注意力去做别的事。这和我们的性格,经验,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都有关系。所以疼痛行为,有很高的个性化成分。
形形色色的疼痛行为,总的来说又有一个规律:越是把关注点聚焦在「疼痛」上,就会让「疼痛」越难以忍受。在森田疗法里,这种机制叫「精神交互作用」。如果从生物学角度,大概可以解释为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抑制。但其实是老百姓都明白的道理,爸妈陪小孩打针的时候,会说:别怕,越怕就越疼!越在意某一种身体感觉,这种感觉越是跗骨之蛆。
如何为自己止痛,大家应该有所了解了,受伤疼痛时需注意把疼痛和痛苦区分开,分散精力的确是个好方法。
-
有些道理需要随着时间的改变才会明白!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在当代,心理健康问题令全社会堪忧,所谓一个人的健康,已不仅仅只是指身体方面的健康。体格的健康已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
-
必备的20种心理调节措施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压力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从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机体患
-
减肥人的心理你知道多少减肥人的心理有哪些?现在的人都在减肥,用各种方法也要使自己的身体有型,平时的心理保健也很重要的!心理健康才是我们关心的!也
-
工作压力大怎么办 减压的10种食物在现在这个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了,而且导致很多人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于一些男性来说,而且职场中
-
孕期不应有的十种心理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大家都知道怀孕的时候心态也是非常关键的,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样更好的去保持一些良好的心情和心态,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