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孩子,但不一定要乖
很多家长都喜欢乖孩子,觉得这样的小孩教育起来不费神,很省心。可是家长们却忘记了还有一种情况的可能,就是有些小孩表面乖巧懂事,实际内心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小算盘,特别是家长通过暴力达到的孩子的乖巧,孩子心理很有可能因为过于压抑而导致心理问题。
所谓“乖孩子”,常常能够满足家长或老师的需求,事事顺应大人的安排,让大家觉得自己很懂事。而且,就算是大人安排的事情有问题也不会提出来。因而,这种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的孩子,将会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真实需求,个性顺从,讨好和懦弱,抗挫折能力不强,内心压抑而导致痛苦。
也许你会更钟情于乖孩子,因为他们小时候总让人特别舒心,更没有想法子惩罚孩子的烦恼。殊不知,孩子往往自我惩罚了。一般来说,小时候,大脑发育水平低,感受外界压力的能力低,所以大人眼里孩子很乖,也很健康;长大后,大脑发育水平提高,变得更加“敏锐”,感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旦无法承受,就可能出现各种心理疾病。
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乖孩子就像是苹果,与之相对的熊孩子则像草莓,草莓出问题了,大都在表面很容易及时发现,而苹果出了问题,很多都藏在里面,外表却依然光鲜。所以,乖孩子一旦受伤,则是内伤,而且伤情更严重。所以,父母更应该关注乖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一味的因舒心而陶醉、因放心而忽视了乖孩子。
那么,如何让孩子成为“好孩子”,而不是“乖孩子”呢?心理专家建议抓住两个关键期。
0~6岁是孩子个性形成的第一个关键时期,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父母如果鼓励孩子去尝试,并且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肯定,那么孩子就会形成良好的性格。如果父母过于包办,经常使用“不要”、“不行”、“你必须”等禁止性的语言,孩子的天性则会受到压抑,变得顺从、胆小、懦弱。
第二个时期就是青春期,在12~18岁。在这个时期,很多小时候很顺从的孩子开始反抗父母和老师。所以,家长要转变心态,把孩子的逆反看做是孩子成长的机会。从小事入手,有意识地让孩子独立处理一些事情。学会示弱,让孩子有机会超越家长,慢慢地让他承担起责任。沟通时使用商量的语气,要让孩子体会到你的尊重,满足他自我成长的需要。
孩子在纯真无忧的年纪,本该就是活动开朗好动的,不要泯灭孩子的天性,过早的成熟懂事乖巧,反倒让人觉得不自在。不妨让乖孩子沾点“熊气”,可能会更好。
-
青春期女孩有哪几种常见的心理到了青春期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疾病,而且有些女孩子到了来月经的时候或者是胸部慢慢的长大,这个时候是不
-
大学生恋爱心理你知道多少大学生恋爱心理有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恋爱的初期,都要享受不同的感觉!对于青春期心理的做法我们都很茫然,不知道是对还是错
-
青少年孤独的原因有哪些你知道吗青少年孤独的原因有哪些?现在的青少年都很放纵,也会产生叛逆的心理!容易产生孤独的感觉!所以我们要注意青春期心理压力的问题!不
-
如何让孩子消除厌学症怎样消除厌学症?我们有的人不喜欢上学,讨厌上学,对上学产生了厌倦!所以我们要注意青春期心理的思想,不要有不好的思想,心理要
-
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都会有叛逆的心理,想的做的我们都意想不到,所以我们要注意自己青春期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