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学生早恋的8种类型

盘点:中学生早恋的8种类型

现代社会太开放了,哪怕是在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男(女)朋友,当然小孩子不懂什么,大人也只会当他们是好玩,可是当孩子在上中学之后谈恋爱就让家长们很担心了,因为这时候的孩子正处于懵懂的状态,家长和老师都比较担心他们影响学习或者被爱情所伤。想知道中学生早恋有哪些类型吗?

1、爱慕型

即青少年之间由于爱慕对方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根据爱慕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仪表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外在的仪表而产生的早恋;专长型,就是因为爱慕对方的能力专长而产生的早恋;品性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的优秀品性而产生的早恋。

2、好奇型

由 于对异性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性意识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青少年由于生理发育和性成熟, 很容易产生性冲动,对异性变得很敏感,渴望了解异性的心理和生理,了解异性对自己的态度。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就想结交异性朋友,建立“恋爱”关系。

3、模仿型

因为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模仿的对象主要来自社会生活、影视作品和报刊书籍。

4、从众型

迫于周围人的压力产生的早恋现象。周围人是指所处的同年龄群体。

5、愉悦型

为了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早恋现象。青春期男女之间的密切交往,往往会给双方带来愉快的体验,这种愉快的体验会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之间的密切交往,逐渐转变为早恋。

6、补偿型

为了获得感情补偿和排解受挫的情绪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感情补偿是指青少年在学业上或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时,出于争强好胜的心理,或者为了摆脱感情创伤,一些青少年就想用早恋的方式排遣受挫的情绪,从异性那里获得感情补偿。

7、病理型

由于病理原因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在当代社会,由于营养过剩、一些食品中含有性激素的作用,或者生理上的疾病、家庭遗传等原因,造成一些青少年身体早熟,身体外观像成年人,或者心理早熟,或者性变态心理。这些都会诱发青少年的早恋现象。

8、逆反型

由于青少年在两性交往中受到别人不恰当的干预所产生的早恋现象。最典型的心理就是“你们不许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异性交往会迅速向早恋关系发展。

温馨提醒:早恋者的情感真实而强烈,一旦失恋便可形成心理上的强烈反差,导致严重的失落和心理失衡,它对人的情感影响是长久的。因此,如果家长知道孩子有早恋现象,一定要及时、理智的帮助孩子走出早恋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