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从众是独立判断力的缺乏

盲目从众是独立判断力的缺乏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在青春期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保持自己的一个独特的判断力,不要盲目从众,这样是不利于发展自己身上的优点的。

每个人在处于一个群体当中的时候,都是会不自觉的想要做出和他人相同的行为。这在心理学上称为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从众心理是指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从众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大街上有两个人在吵架,这本不是什么大事,结果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连交通也堵塞了。

从众心理的利弊

有的人对“从众”持否定态度。其实它具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墨守成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等。

影响从众心理的因素

从众行为与人数的多少也有关系,人越多,人们越容易跟从。因为多数人行为的一致性形成一种选择的压力,所以人们才在心理上屈从于这种压力,与多数人保持一致。当然从众也与个人的判断能力、评判标准和文化背景有关系。如果一个事物的评判标准很模糊,人们多数会选择与群体一致。但你正好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时你很可能不会盲目从众。

生活中有许多情况是人为的宣传、渲染而引起大众关注。常常是舆论一“炒”,人们就容易跟着“热”。广告宣传、新闻媒介报道本属平常之事,但有从众心理的人常就会跟着“凑热闹”。不加分析地顺从某种宣传效应,到随大流跟着众人走的从众行为,以至发展到盲从,这是不健康的心态。

保持自己的判断,别盲目从众

生活中我们要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在权衡自己和多数的人判断之后,在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千万别盲目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