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心理困惑需更多关注

高职生心理困惑需更多关注

小刚(化名)是安徽省内一所高职院校的大三学生,看起来帅气、阳光,青春逼人。他成绩优异,兴趣广泛,既是班干部,又是学生社团的负责人,集老师的“宠爱”与同学的信任于一身。

不过,他的QQ面具却换成了另外一副面孔——自信不足,焦虑重重……他的“网名”与“个性签名”也看不到一丝的阳光,几乎阴霾遮天。有些矛盾的是,他的QQ空间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日志里挂满了励志的文章。

在小刚身上,快乐与焦虑相互共存,轮番交替登场,不过夜深人静时,人生的隐痛时常会从心头泛起,情绪也跟着低落起来。

“高考失败了,将来的路不想继续失败,如果不再提起的话,可能会暂时忘记,但心里还是会暗示自己。”小刚叹息,“我们的路为什么如此狭窄?”

在刚过去的这个暑假里,小刚参加了第一次顶岗实习。实习给他带来了收获,也带来了一丝失落。“在厂里,我们的基本工资应该是每月800元,而本科生是1000元,第二年他们就可以转职,而我们继续一线操作。”小刚沮丧地说,“当年高考,我们比本科生只是少了几分,结果我们花了很多时间,仍然无法弥补,也许还要继续去还这个债吧。”

高考失败、学历之痛和就业压力成为压在高职生身上的“三座大山”,这造成了高职生群体特殊的心理状况。专家认为,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大一,被高考失败的阴影所纠缠,学习缺少动力,人生没有目标,不能适应新环境;大二,对专业产生失望情绪,情感、恋爱问题也接踵而来;大三,面临就业、升学压力,学生产生明显的两极分化,一部分产生自我怀疑,甚至自暴自弃。

其中,有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为处理不当,最后演变成精神上的疾病。

高职生从入校开始就“负重上阵”

安徽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曾对2007~2009年3届新生心理调查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结果发现:“有心理问题,需要继续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情况”的类型占总问卷比例,3年来分别为:15.56%、16.22%、19.75%;“疑似心理问题,过一段时间再联系”的类型占总问卷比例,分别为:22.87%、19.99%、17.80%;“基本没有问题”的类型占总问卷比例,分别为:63.57%、63.79%、6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