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暴力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从校园暴力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难以想象校园暴力伤了多少孩子的心灵,让多少孩子从此不敢独自走在校园的墙边,或许这是一种讽刺,也或许这是一种必然,教书育人的天堂里充斥着恐惧和不安。可是这些仅仅是那些花季少年的错误么?究竟又是什么动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单亲家庭的安然80多刀砍死自己的同学;被退学的学生闯入学校行凶;电白中学血案,雷州中学血案,邯郸市26中学暴力以及刚刚发生的武平中学少年杀人案等等,这些仅仅是今年从报纸上零星上得到的消息,如果上网搜索,恐怕会更触目惊心,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校园再不在一方世外桃源,学生不再是纯 真可爱的孩子,校园暴力事件为何会频频发生?

仔细查阅过大量关于校园暴力事件的后续报道,发现几乎每个暴力事件的背后都有一颗备受煎熬的心灵,每一个施暴者都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也更凸显了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滞后性和迫切性。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截止到2020年,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我国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有明显增加。在17岁以下的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校园暴力的原因

校园暴力事件一直存在,但近些年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血腥,主要原因如下:

1、学校教育的缺失

由于目前我国的多数学校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以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导致了很多在学习上受挫的学生,就无法从其它途径获得成就感,根据对校园暴力现象的研究发现,学习的失败,常与未来破坏行为的出现与成人后的不适应有因果关系。同时由于每个老师面对的常常是一个班甚至几个班上百的学生,更没有精力和时间觉察学生的情绪变动,更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对有异常表现的学生进行辅导或危机干预。不恰当的给学生贴标签、不一致的行为管理、不实用的课程、语言上的伤害,身体上的惩罚,及缺乏有效的监管等,都是造成学生暴力行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