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助青少年培养健康心理

运动助青少年培养健康心理

目前,在青少年心理科接受教育及心理治疗的大部分家庭都面临着一个难题:怎样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心理学家分析,目前,在家庭教育中,过于关注智育而忽视体育的情况普遍存在。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吃得好、营养好、不生病,其他都不重要。然而青少年时期是孩子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状况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体育锻炼。

科学、适当的户外锻炼可使人吸入较多的氧气和负离子,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有利于青少年骨骼的发育和成长。对于18岁以下的青少年,心理学家建议,体育运动宜选择学习一些侧重技能技巧型的运动项目,如踢毽、武术、体操、游泳以及乒乓球、足球、篮球等各种球类运动,此年龄段者的体力、对运动的兴趣均高于成年人,有利于在玩中很快掌握上述运动的技能技巧,培养出兴趣,从而为今后持之以恒进行这些运动打好基础。

但要注意是,青少年应根据自己的生理、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安排运动量,充分考虑青少年的接受性和个别特点。首先在每次运动前,应把握住负荷量,同时要加强全面身体训练,循序渐进,量与强度要节奏明显。其次,当出现运动过量时,应果断采取处理措施,减少活动次数,降低强度和数量,做放松性练习,如按摩、洗热水澡等。最后要遵守作息制度,做到劳逸结合,合理补充营养物质,保证青少年足够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