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瘾厌学的原因
每个家长都尽心尽力给孩子创造条件,寄望孩子拥有闪亮的人生;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拥有此刻人生的闪亮,桃李芬芳、出类拔萃;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人生精彩闪亮。
围绕孩子,更多的问题出现了:网瘾、厌学、抑郁、焦虑、强迫、品行障碍、环境不适、离家出走……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孩子,还困扰着老师和家长。
孩子痛苦,家长痛心,老师头痛。家长管不了,老师教不好,好孩子做不了,这到底怎么啦!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情形呢?
1. 应试教育的原因
应试教育是一个贬义词,它是相对素质教育而提的。应试教育也称“升学教育”,强调“双基”和能力与智力因素,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片面教育。
通过近百年人类教育教学的实践证明,同步教学(班级授课制)所追求教学内容是双基教育,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双基教育单纯的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和传授技能,而忽视学生的学习实践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德育,忽视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一种有严重缺陷的片面教育。
(一)应试教育偏重智力,而忽视了德体美劳;重视应考科目,忽视选修和免考科目。曾经带学生到某重点学校的附中参加化学竞赛,发现初三年级课程表上除了中考科目语数英物化政体外,其他科目全部取消,可谓极端真实,真实极端。
(二)应试教育重视知识量,忽视学生素质、自我探究能力的开发。中国学生的知识水平是较丰富的,但往往缺乏创新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目前雷声哄哄的教育改革正是以往填鸭式造就的英才们带领的,他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三)应试教育重理论,忽视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偏重简单“高效”的讲授法,忽视学生能动的发现法。应试教育不尊重人的存在,不能调动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而简单一化为机械的加工。
(四)应试教育偏重“好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差生。学校教育成为严酷的、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三重压力的淘汰赛。英才三两人,牺牲一大片。要知基础教育(包括高、专、职及成人高中)是服务大多数的普通的普及式教育。培养少数人才,耽误较多人,反映了应试教育的极端功利性。
2.家庭教育的原因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段经典的话:“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一、幼年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巨大差异
从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却是毫无疑问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如果我们的老师从小就遭受着一种心灵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责任再次落到他们身上时,我们所享受的待遇将是多么可怕呀!……早期教育:能力胜于智力
(一)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情感因素冲淡理智因素
一个独生子女受到四位祖辈和两位父母的钟爱与呵护,孩子处的核心地位,被超量的爱包围着。他们很容易发展为“只知受爱,不知爱人”,“生理发展超前,心里成熟滞后”,“消费超前,道德滞后”,“依赖性太强,能力太弱”等人格上的严重欠缺。
我们的孩子,在第一任老师的培养下,完全没有树立起独立的人格。这不是父母的错误,而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
(二)家长望子(女)成龙心切,但又不掌握教子(女)成才的规律和方法
这大概不能全怪中国家长,因为很多家长还在为生存奔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今天他们觉得当官好,就对孩子说好好学习,争取以后做大官;明天他们如果觉得写书赚钱,就会买来一堆文学作品,让孩子发奋读书。……童年,需要体验什么
当然,家长自身的素质也大不相同,相应出的做法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差别。即使如此,中国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远景性和阶段性,或者有了针对性没了方向性等等顾此失彼、朝令夕改的行为方式,是不用怀疑的。
甚至,这个现象有两个极端。一是家长完全奴役孩子,即家长的话一言九鼎,让你上东你不敢去西。二是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完全“野生生长”,他们从来不对你说向东或向西,所以你可以随便打狗或撵鸡。但无论如何,对家庭教育的完全漠视或过分重视,带来的后果都是不尽如人意的。
除了溺爱,严格的中国父母们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视也相当可怕。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严重扼杀幼小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从三四岁甚至更早,父母们便开始命令孩子们学汉字、念唐诗、背宋词、练算术,而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
(三)家长教育意识虽然增强,但时间精力不够,生活方面,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
(四)社会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家庭教育的可控性减少,特别是性教育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
3.学校教育的原因
感教育之痛不在于我们教师的负担多大,学生的任务多重,而在于我们的教育的理念和教育行为之间已经没有办法粘合在一起,这种脱离的状态使得整个教育体系面临“两张皮”的困境。一边是轰轰烈烈的先进教育理念教育,一边是落后陈旧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考核体系,两者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已经成为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
我们的课程的理念中强调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的思维质量、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情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而且是新型教学关系的学习者、研究者、组织者。新课程还有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强调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评价上以“促进发展”为最终目的,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教师、学生在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和调控功能,激发教师、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使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对教师评价的目标是建立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改变长期以来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师评价唯一标准的做法,建立起多元的、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新型教师评价标准。对学生评价的目标是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断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4. 社会环境的原因
今天的社会环境对孩子个性发展是好的,我们的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问题是出在教育上,我们的教育还是“两张皮”。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都会“撒谎”,说违背自己良心的话。
这不是家长和老师品德问题。是一些教育理念太保守、陈腐、过时的原因。我们的教育方式、教育思维、教育形式以及教育内容在很多方面是需要改进的。和社会发展文化环境不相融合使得现代的教育空泛委生硬、苍白无力。
-
青春期女孩有哪几种常见的心理到了青春期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疾病,而且有些女孩子到了来月经的时候或者是胸部慢慢的长大,这个时候是不
-
大学生恋爱心理你知道多少大学生恋爱心理有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恋爱的初期,都要享受不同的感觉!对于青春期心理的做法我们都很茫然,不知道是对还是错
-
青少年孤独的原因有哪些你知道吗青少年孤独的原因有哪些?现在的青少年都很放纵,也会产生叛逆的心理!容易产生孤独的感觉!所以我们要注意青春期心理压力的问题!不
-
如何让孩子消除厌学症怎样消除厌学症?我们有的人不喜欢上学,讨厌上学,对上学产生了厌倦!所以我们要注意青春期心理的思想,不要有不好的思想,心理要
-
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青春期走出嫉妒心理怎么做?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都会有叛逆的心理,想的做的我们都意想不到,所以我们要注意自己青春期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