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心理变化

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心理变化

青少年之所以产生叛逆心理,第一是因为青少年的心理随着这个年龄段自身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给他们的心态造成了冲击,他们面对自身的变化常常感到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了浮躁心态和对抗情绪;第二,青少年心理状态呈现青春期心理的特殊性,他 们觉得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像个成年人,因此在面对问题时他们常常呈现一种幼稚的独立性,并未成熟的他们会处在反抗期内。

再加上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的增强,加之社会、媒体的冲击,促使青少年对许多东西产生兴趣,他们便要通过表现个性、追逐潮流来满足自我意识和好奇心;另外,社会和家庭的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阻碍了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成了叛逆心理产生的源头;此外,青少年如今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集体压力、学习压力以及生活中的无聊情绪等,也是叛逆心理产生的“沃土”。

青少年步入青春期后,心理发育迅猛,主要体现在:

1、性意识骤然增长 由于生理上出现性发育加速,使得青少年对性知识特别感兴趣,对异性有强烈的交往欲望,性的好奇感和神秘感与日俱增。

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对问题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迅速,逐步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自我意识强而不稳 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常被一些矛盾所困扰,如独立欲望与缺乏独立能力的矛盾,自己心中的"成人感"与成人眼中的"孩子气"之间的矛盾等等。

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 常常表现出幼稚的感情冲动和短暂的不安定状态,孤独、优伤、激动、喜悦、愤怒微妙地交织在一起,组成一个强烈、动摇和不协调的情感世界。

5、兴趣爱好日益广泛 求知欲与好奇心强烈,富有理想,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于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对于竞争性、冒险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更是乐不知疲。

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 一方面强烈希望结交志趣相同,年龄相仿,能够相互理解、分亨生活感受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对自己周围的人尽量保持良好的关系,尤其是对自己所属的集体,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性,宁肯自己受点委屈,也要保持生活圈的平衡与协调。

青春期的主要心理变化

最大的心理变化就是性欲的出现,性冲动是青春期在性激素作用和外界有关性刺激下产生的一种生理、心理的正常反应,并且出现多种多样的与性欲有关的心理活动。 例如:

(1)当生理发育逐渐成熟,女同学希望自己长的既窈窕又丰满,如果觉得自己矮小、瘦弱就会感到不安、自卑。对生殖器的发育状况十分敏感。

(2)有的女同学感到自己缺少淑女气质,产生“过度补偿”念头,为了使自己像淑女,开始在服装、发型、首饰和言谈举止上改变自己。

(3)在情感上表现为:我喜欢上了一个男生,而我只敢偷偷地看着他,但我不想认识他,因为我怕认识他后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完美。

变化可分为五个阶段

(1)异性疏远期(性意识萌芽期)

性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对身体的变化好奇、不安、甚至恐惧

对性有神秘感,渴望了解性,不断寻找答案

对两性间的短暂接触持回避、疏远态度

在学习、工作上需要接触会感到拘束和难为情

对文艺作品中爱情的描写及表现手法极为敏感

认为两性间的亲密是可耻的

(2)向往年长异性期(主要指女孩)

对异性问题一知半解的朦胧状态,少数人对成年或老年异性产生依恋。

当代青少年心理发育普遍缺少男性成份。因为,许多孩子的父亲因工作繁忙,淡出了对子女的教育。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多数是在女老师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当今社会时尚流行性别中性化。这些影响直接导致了青少年普遍缺乏自立、自强自信的性格。男孩子的性别意识淡化,许多男孩子追求外形、气质、性格上的女性化,这就会造成女孩子性取向发生偏离,出现了对成年或老年男性产生依恋,或者是对同性中有男性气质和性格的女孩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