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有逆反心理咋对待

青春期,孩子有逆反心理咋对待

编者按:1月16日,泉城义工·林健热线正式开通。此后每个周六,泉城义工咨询师们都会值守在热线旁,为市民们答疑解惑。4月3日,刘洪霞等4名泉城义工·林健热线咨询师接听了热线,针对读者反映的心理问题,记者进行了整理,希望能对有类似问题的市民有所启发。孩子老和我们对着干,咋办

时报Q友问:孩子上初中了,最近一段时间老和我们对着干,怎么说也不听,该怎么办?

泉城义工·林健热线咨询师馨美:上初中的孩子,一般刚进入青春期(男孩12岁,女孩11岁)。这一阶段,孩子身体发育特别快,自我意识增强,心智还不成熟,若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交流,甚至导致父子、母子关系的僵化、破裂。其实,孩子在这个年龄只是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而已,并不像有些父母想得那样存在强烈的逆反心理。只要父母指导得法,是完全可以顺利度过这一危险年龄的。

给父母以下几点建议:1.不要抱有成见。2.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朋友,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快乐。3.把握重要问题。不要对孩子的每个细枝末节都指手画脚,这只能使孩子反感。4.不要盲目责怪孩子。有时,看起来“逆反行动”是针对你的,但实际上也许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缺失的亲情如何找回

读者小王咨询:小时候父母离婚,我被送到二姑家,备受欺辱。15岁时,在二姑家实在忍受不了,我辍学到外地打工。后来结婚生子,有时逢年过节回去看父亲和二姑,但老人对我依然很淡漠,我很苦恼:从小到大,感觉自己像个累赘一样,父母的爱,家庭的温暖,所有的这些我都不曾体验过,为何到处是白眼、是冷漠?

泉城义工·林健热线咨询师刘洪霞:在需要父母、亲人关爱的年龄,周围却没有一个温暖的怀抱来接纳你,可谁又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呢?过去的已过去,过多的回忆只会将以前的痛苦在眼前反复重现,令自己更加难受及对亲人不满,你应把重心放在工作、家庭上,用心把小家经营好才是最重要的。和父亲及其他亲人的关系需要耐心和时间,量力而行,尽自己当儿子、做晚辈的责任,做到问心无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