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患“心病”的多了

青少年患“心病”的多了

近年来,我市心理病人的数量一直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专家表示,青少年病人的增加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和社会两方面因素是心理病人增多的主要原因。

心理社会共同作用

市中医院心理大夫颜勇告诉记者,心理疾病主要是由心理和社会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指人的性格。性格不同,处理事情的态度也不一样。完美主义者往往心理素质较差,情感脆弱、心思细腻、神经敏感,遇到一些小事就会久久不能忘怀,感情易受伤害,继而引发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引起心理疾病。

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来自家庭和社会两大环境产生的压力,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学习压力过重、生活工作双重压力、缺乏关爱。

“夫妻压力都大,进而产生不合与猜忌,结果导致心理疾病,这样的病例也不少。”颜大夫对记者说。

青少年病人增长快

颜大夫说,近年来,青少年出现心理疾病的案例越来越多,不得不引起大家的关注。近期他刚刚治愈了一个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

小鹏(化名)是城区某高校大二的学生。去年10月份,父亲陪同他来到了市中医院心理咨询门诊。见面时,他已经旷课一个多月了,心情郁闷,情绪低落,自杀情绪强烈。

小鹏想自杀的理由是,读大二的他面临专升本考试。他的成绩在班里排十几名,而要想成功升本,他必须考进全班前十名,于是他开始努力学习。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成绩都上不去,他觉得自己很没用,专升本没有希望,人生没有了意义。

经过几个月的心理辅导加药物辅助治疗,目前,他已逐步好转。

颜大夫提示,青少年网瘾患者也非常多,他们也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否则会对身心发展和成长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目前,这些网瘾患者的家长打来的咨询电话很多,但是真正接受治疗的却很少。

注意减压有病得医

颜大夫提醒广大市民,由于现在大家普遍被重重压力包围,难免会出现心情不好的情况。

据介绍,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通过向朋友倾诉、听音乐、参加文体运动等方式来进行调节。

但是,当发现自己出现明显不正常的感觉和行为,例如总听到一个声音指挥、控制自己;害怕一些诸如花草等并不可怕的事物;虽经反复检查但始终查不出器质性病变,但又确实感觉到身体不适如头痛、心慌、害怕、胃肠不适等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另外,当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及时向心理医生进行咨询,以免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