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心理落差很大

大一新生心理落差很大

我省高校新生对校园满意度排名全国最低,满意度最高的上海也仅为48%

  从10月16日开始,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联合搜狐网对全国4810位2009级大学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情况进行了为其一个月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在江西就读的大一新生中仅有20%对学校“满意”,满意度创下本次统计的全国最低。此外,52%的男生称“交异性朋友有困难”,而33%的女生“与室友相处不融洽”。

  ■ 网络调查

  新生入学后普遍感觉“失落”

  2009年入学的大学新生们已在校园里学习、生活近2个月了,初进大学的他们心理“落差”很大。

  调查显示,全国66%的本科新生对就读学校“很不满意”和“不满意”,而高职高专新生的“不满”则达到70%,而对学校表示满意的新生则较少。多数新生入学后最大的感觉是“失落”和“迷茫”。

  在被调查的各省市中,新生对学校最“满意”的上海,但满意度也不到50%,仅为48%。而在江西就读的大学新生对学校满意度仅为20%,满意度为全国最低。此外,60%的本科新生和58%的高职高专新生对自己就读的专业“不满”。

  ■ 原因探析

  五成以上新生称“缺乏学习动力”

  新生们为什么不满意?调查发现,51%的本科生和54%的高职高专学生遇到了学习问题,这也是引发新生不满的最大原因。其中,53%的本科新生觉得“缺乏学习动力”、49%的新生则“对所学课程内容没兴趣”,41%的新生认为“向老师面对面的请教机会太少”。

  “郁闷”、“没意思”、“不晓得该干什么”……这是昨日记者在南昌某高校大一新生班级QQ群里询问大家对两个月大一生活的感觉时,得到的最多回答。

  一位大一新生告诉记者:“每天都是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真没意思。以前老师和我们说大学里多好玩,现在我觉得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上大学让我知道了‘压抑’是什么意思。”

  五成男生反映“交异性朋友有困难”

  除学习外,校园里不可避免的人际交往成为困扰新生的第二大问题。

  其中,52%的男生反映自己人际交往方面最主要的问题是“交异性朋友有困难”。女生和异性交往困难的问题稍微小一些(比例为37%),但女生往往和室友的关系处理不太好,因为作息时间不协调等各种原因,33%的女生称自己与室友相处不融洽。

  “我是学工科的,系里女生特别少,其他系里的女生又没机会接触,别说女朋友了,就是找个普通女性朋友都难。”采访中,不少学生认为大学里应该谈场恋爱,一位网名为“岁月如歌”的新生颇有诗意地说:“我们都应该谈场恋爱,不求刻骨铭心,但求在一个人独处时,有一种丁香花般,淡淡的幽香。”

  ■ 专家观点

  新生应做好人生规划

  “新生对学校不太满意,表明他们还没有适应大学生活。”南昌大学人文学院辅导员胡邦宁告诉记者,学生在高中阶段时,从老师、父母那里得到一个不断被“完美化”的大学印象,大学成为不少学生坚持努力学习的最大源泉。但进入大学后,他们发现大学离自己心中的感觉有一定差距。还有不少学生是从老师的夸奖和同学的羡慕中走过来的,进入大学后大家又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于是形成 “落差”。

  “大一学生普遍缺乏人生规划,高考结束后,完全处于放松状态,顺利进入大学后感觉没有了目标。”胡邦宁说,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大学都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新生应该为自己树立一个新目标,自我调节好失落和茫然的情绪。

  学校应给学生选择空间

  “学校可以多开放一些管理措施,给学生们更大的选择空间。”南昌汶华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应汶华表示,学校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公寓、室友等方式,让学生尽量自主选择学习和生活环境。而新生也应该多参加大学社团、班级等集体活动中,不但能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也能增加与人接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