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煮夫”现象是现代社会新特征和表现

“家庭煮夫”现象是现代社会新特征和表现

一个幸福家庭遵循的不外乎是两个人地位平等,互相尊重。很多的男人不懂得女人,因为他觉得女人应该好好的照顾家庭,可是现在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也需要女人承担一部分。让我们一起解读煮夫的生活。

上个世纪初,走出家庭去工作的女性让人另眼相看,这个世纪初,辞去工作回家的男人也让人另眼相看。“家庭煮夫”现象的出现,是社会高度分工的结果,也还是社会高度竞争的结果。社会分工需要一个人投入更多精力在所在领域,那么家庭和工作的分配便会此消彼长,无所谓男女。沈家宏说:“现代社会的新趋势是家庭也需要一个专门的人来负责,男人回归家庭正是这种趋势的体现。

1、男女角色趋于中性化和平等化。从家庭家都来说,传统男性是家庭生活保障的提供者,安全保障的守卫者;对于女人来说,更多的是对孩子的养育责任和对家庭的照顾责任。“家庭煮夫”的出现,颠覆了几千年“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过去刻板的男女概念悄然发生变化,男女角色正在倾向中性化和平等化转变。比如男性的着装、职业、言行等,都在倾向中性化。

2、社会分工需求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男人回到厨房女人在外工作,其实是社会分工的需求。当男人选择事业而无从顾家,家庭事务便交给了女人,反之亦然。 当代“煮夫”的心理尴尬

从家庭角度分析,现在的“家庭煮夫”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在社会激烈竞争中面临失业的男性,被动的选择回家做“煮夫”;其二,女性一方工作稳定,且收入可观,能够负担起家庭的开支,同时在协商的前提下主动的选择做“煮夫”。

不过,就目前来说,“家庭煮夫”的身份还是会招致很多非议,无形中会给男人一系列的压力。当这些居家男人因为来自周围及自身心理的压力而心情沉重,易出现自卑心理,继而又会影响家庭关系不和谐。沈家宏表示,无论哪种类型的煮夫,都会面临这些心理尴尬。

尴尬一:会被歧视。“家庭煮夫”颠覆了传统的男女角色定位,就目前来说,是会被社会或是朋友圈歧视;假使“煮夫”的角色不是夫妻双方商量的结果,还会面临家庭的歧视。长期的种种歧视会造成煮夫内心的不安,继而影响家庭事务质量,这时妻子便会对此产生不满心理,家庭矛盾便产生了。

尴尬二:面子问题。一般男人是最注重面子的,“家庭煮夫”这种角色本来就有悖于传统身份。如果不是心甘情愿的选择做煮夫,男人会打心底里觉得不光彩,自卑,出现自暴自弃的活动,如打麻将、酗酒,甚至在外寻求感情发泄。

尴尬三: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于有子女的家庭,“煮夫”爸爸无疑是孩子的老师兼榜样。如果男人稍有点未尽职尽责的做好“煮夫”,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看到自己的爸爸整天不工作呆在家里,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不劳作”心理,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家庭煮夫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位置,不因为自己的选择而让自己的心理和所谓的颜面没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