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怒症”人群应多些理性和包容

“路怒症”人群应多些理性和包容

“路怒症”缘何会形成?一些人将原因直接“归罪”于城市交通拥堵,开车人最怕的就是“堵车堵得心发慌”,也有一些人将原因归咎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压力过大,所以人的心灵会变得十分敏感,一些小小的摩擦就可能引起内心压力的爆发,这是现在社会上的人存在的“通病”。

不可否认,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然而,笔者以为,之所以会有“路怒症”,关键还在于个人。分析这些人的“症状”,我们不难发现,对人对事,他们少了些理性,而多了些冲动;少了些包容,却多了些锱铢必较。

较之于理性,包容的心态对于个人而言,则需要更高的道德修炼。包容需要宽容,需要宽宏大度。能包容的人有宽广的胸怀,而不会有斤斤计较之心。在社会转型期,如果多一些包容,一些非对抗性矛盾就不会演化为对抗性矛盾。如果多一些包容,“宝马”和“奔驰”驾驶员之间的互掐也就不会发生了。

良好的社会心态,在任何时候对一个国家民族都很重要;在当下社会,更是至关重要。我们看到,“十二五”规划已明确将“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写入其中。我们相信,理性包容对于治疗“路怒症”将会是一帖“良药”;对于缓解其他社会矛盾,理性包容同样也会起到较好“疗效”。

由此可见,“路怒症”的背后其实反映了部分社会成员的心态。尽管这只是局部问题,但也同样值得我们警惕。如果让“路怒症”肆意蔓延,则将会影响整个社会心态,进而影响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好文推荐:

剩男为什么会被剩下?  >>>

80后“恐婚族”的心态面面观 >>>

剩男为什么是“齐天大剩”  >>>

《大男当婚》开启“剩男”时代 >>>

亲,你是找对象还是找偶像 >>>

男人为什么都害怕戴绿帽子 >>>